本报9月19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李皓若)“医生,快帮我看看,不知道被什么虫子咬了,脖子红了一片……”近日,市民张先生到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就医时痛苦地说。皮肤科主任张友灿接诊后,判断张先生所患为隐翅虫皮炎,立即进行了相应的处理。
隐翅虫又名影子虫、青腰虫,看上去像长了翅膀的蚂蚁,携带强酸性毒液。若拍打、挤压虫体,就会导致其分泌强酸性毒素,引发疼痛和皮炎。
“相比过去,今年隐翅虫皮炎患者明显增多,一星期内接诊近30名患者。”张友灿介绍,隐翅虫皮炎是由于皮肤接触隐翅虫毒液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8、9月份是高发期。隐翅虫具有趋光性,容易受灯光引诱进入室内。隐翅虫被拍打、压碎后,人体皮肤接触部位会出现片状、线状红斑,其上出现水疱、脓疱,伴痒,有灼热疼痛感,有些病患可能出现发热、头疼、恶心等症状。
专家提醒,如果碰到隐翅虫,不要直接拍打,可以将其吹走、挥走。如果被隐翅虫的毒素损伤了皮肤,可以立即用清水冲洗、碘伏消毒或高锰酸钾清洗,然后尽快就医。同时要注意,手部若接触到毒液,不要再触碰身体其他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