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山东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 规范操作技术竞赛决赛在我市举行
高位起步高标准推进 确保主题教育入脑入心入行
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供销合作社 (山东泰安)主题日活动将于9月22日举办
我市7个产品和服务项目 入选第二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
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2023年第3期县级 领导干部进修班开展国防教育暨军事训练活动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9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上接01版)

头雁领航

打造乡村本土人才队伍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在肥城市开沃数字农业基地,有一名致力于乡村振兴的“85后”返乡创业青年,他就是基地负责人张虎。“我需要没有电线杆、没有坟头的1000亩地。”刚开始创业时,张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找地。在很多人看来,这么年轻的小伙子选择回家种地,并且还提出这种要求,是很“不靠谱”的。虽然处处碰壁,但张虎却从未放弃过。后来,在多方协调帮助下,张虎敲定了现在的这个地块,并积极向有关专家学习种地技术。

目前,开沃数字农业基地的种植面积约为1000亩,全部实行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安装指针喷灌机及探头设备600余个,并配套定制物流网自动监测App,省时、省力、高效。开沃数字农业基地通过流转土地,为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同时,还解决了无法外出打工村民的经济来源问题。谈到对未来的规划,张虎说:“我希望实现抱团式发展,免费为村里的种植户提供种子、农药、化肥,解决他们前期的资金问题,并与厂商合作,实现订单式发展,去中间化,让大家都有钱赚。”

电商也为乡村振兴插上了“金翅膀”。“家人们,欢迎来到‘桃子兄弟’的直播间。我们带着满满的热情,将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一款来自美丽肥城的特色农产品——肥城桃……”近日,在“桃子兄弟”团队的直播带货现场,团队成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桃子兄弟”团队成立于今年6月,是一支由15个怀揣着梦想、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组成的助农团队。团队带头人张猛,今年36岁,是肥城市桃园镇东里村人,大学毕业后,一心想为家乡桃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积累技术知识,张猛专门进入做果树研究的北京某农业公司,向专家学习专业知识;到新疆和田地区支援新疆农业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果树管理经验。随着网络营销行业的蓬勃发展,张猛决心发展网络直播事业,于是便组建了由15个充满斗志的年轻人组成的团队,他们通过直播的方式销售肥城桃。“我们组建团队不仅仅是为了销售桃子,我们更希望将桃子背后的故事和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张猛说。现在,团队线下一天能卖出约300公斤桃子,线上直播更是火爆。“只要兄弟们在一起,桃子不愁卖。”张猛自信地告诉记者,未来,他们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全身心投身到桃产业中,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在泰汶大地上,一批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大显身手,唱响田野之歌,助力构建农业发展新格局。他们主动从城市返回农村,在田野上磨炼本领,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文化旅游赋能

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

“快来看,广场上的演出要开始了!”7月的一天晚上,东平县老湖镇渔家风情小镇广场上人头攒动,一场热闹的“村晚”精彩上演。歌曲、舞蹈、小戏小剧等多种形式的节目展现了美好的渔村生活,端鼓腔、渔鼓等非遗展演则展现了渔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端鼓腔省级传承人丁立新介绍,端鼓腔的变化见证了老湖镇老湖村翻天覆地的改变,渔民告别了以船为家、四处漂泊的“水上漂”生活,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现在,我们房子新了,腰包鼓了,精神头更足了!”丁立新说。

这样的“村晚”演出时常在泰安的村落上演,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让群众的欢声笑语流淌在村头巷尾。今年以来,我市文旅系统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响泰安特色文化品牌。山东省乡村文化活动年暨泰安市大学生乡村文化艺术季、小戏小剧节、四季“村晚”等一场场文化活动接连启动,把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让文化福利惠及群众、惠及社会。

以乡村文化为切入点,我市乡村旅游同样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我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有关方案,围绕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挖掘新内涵,升级新服务,推动乡村旅游从规模化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故乡的云高端野奢度假酒店、九女峰书房……在岱岳区道朗镇,九女峰沉浸式景区着力打造集沉浸式演艺、生态化景观、精品化设施等于一体的全新景区。

“故乡的云高端野奢度假酒店位于九女峰沉浸式景区内,我们聘请国内著名的设计团队对村民闲置废弃的21套院落进行设计,最大程度赋予酒店一种居住空间与自然融合的诗意之美。同时,酒店还设有九女峰书房、咖啡厅、餐厅等配套设施。”九女峰沉浸式景区工作人员介绍。

吃“旅游饭”,挣“旅游钱”,群众在乡村旅游产业中得到了实惠。目前,故乡的云高端野奢度假酒店不仅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乡村度假产品,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50余个就业岗位,村集体年均增收20余万元。

岱岳区道朗镇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肥城市五埠村等4个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泰山区王林坡村等13个村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福憩泰山旅游民宿集聚区、泰山·九女峰旅游民宿集聚区入选首批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我市实行“一村一品”差异化发展策略,建设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培育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典型,带动了全市乡村旅游稳步发展。

“我们积极举办乡村好时节活动,挖掘整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深厚文化底蕴和广泛群众基础的地方性节日,丰富提升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节气节日。”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市举办了2023第25届山东宁阳梨花节、第22届肥城桃花节等30余场乡村旅游活动,提升乡村旅游品牌的内涵度、贡献度,助力乡村振兴。

厚植生态底色

塑造乡村振兴之美

生态的魅力在乡村,乡村的活力靠生态。我市厚植生态底色,塑造振兴之美,兼顾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实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双赢。

画好“全域图”、守好“汶河水”、建好“交通网”,肥城市汶阳镇牢牢把握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工作目标,抓实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和美宜居乡村,系统推进东、中、西3个示范区建设,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先后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泰安市乡村振兴先行区等。今年5月7日,全省首个乡镇全程马拉松赛事成功在汶阳镇举办。

汶阳镇将全镇划分为东、中、西3个片区,分别明确主攻方向、工作重点,推进组织联建、资源联享、产业联抓、设施联通。“我们投资4200万元对40个村的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投资2300万元建成4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完成了37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投资1.12亿元、全长20公里、横贯汶阳东西的四坡路已竣工通车;投资1.38亿元,完成236公里‘户户通’建设、36条61.8公里‘四好公路’升级和3座危桥改造。”汶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全镇还定期开展村庄、路域、河道环境整治及打分评比活动,“路成网、田成方、林牵手、水欢畅”的美丽图景逐步变为现实。

一草一木皆美景,美丽乡村入画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五年提升行动顺利启动,实现城乡垃圾治理一体化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村庄全覆盖;完成改厕57.77万户,建设后续管护信息化平台6个、服务站272个;98.8%以上的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省、市、县三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覆盖率达到30%以上,去年,新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7个;清洁村庄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美丽庭院”建成率达到28%以上、村村建有美丽庭院……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我市有力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提升,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新底色。

实施“党建+产业”

培育乡村振兴“领头羊”

组织兴,则乡村兴;组织强,则乡村强。

抓党建、强治理、促振兴,我市持续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充分发挥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实施村党组织跨村联建、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等措施,实现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泰山区北部山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大河峪村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兴产业、美环境、惠民生,将曾经负债30余万元的省级贫困村变成美丽富饶的猕猴桃之乡。2022年,大河峪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万元,先后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省级生态文明村、省级旅游特色村。大河峪村将猕猴桃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注册大河峪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全市首家以猕猴桃种植为主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猕猴桃种植面积达500亩,培育出独有品种“泰山弥香”,成功申报绿色食品认证。该村被誉为“猕猴桃第一村”,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东平县梯门镇乡村振兴示范区设施蔬菜基地则积极探索跨村联建、“露天党委”多种运营服务模式,全镇8大片区抱团发展,库区移民、种植大户、返乡农民工通过承包大棚、资金入股、进棚务工等方式依棚生金,亩均收入在3万元到5万元之间。梯门镇坚持集中连片、示范引领、分步推进,目前,全镇流转土地3.4万亩,建成大棚1.4万余亩;投入产业发展资金3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5亿元;带动4000余名群众就业创业,形成“一核驱动、一轴贯通、多区协同”的特色农业全域发展格局。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也是根本保证。2022年,我市开展“十百千”创建工程,通过10个乡镇龙头带动、100个村高端示范、1000名过硬党支部书记红旗引领,推进全市镇村过硬党支部建设。我市还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行动,抓实“双五十村”扶优培强,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奋斗不怠,成果丰硕。我市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之机,砥砺奋进,久久为功,乡村振兴工作全面起势、持续突破,乡村感召力、凝聚力显著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一个个产业更强、环境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正踏歌而来。

新希望播种在沃野田畴,新动能孕育在美丽乡村,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我市当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以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写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泰安答卷。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