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14日讯(通讯员 王丹)今年以来,岱岳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紧紧围绕建设“交通强国”目标,按照打造“数字山东”、贯彻落实《泰安市“十四五”数字强市建设规划》精神及全市智慧公路建设的总体部署要求,积极探索公路数字化建设,建起了路况可视化、路产数字化、服务信息化、数据一体化的具有岱岳特色的数字公路管理体系。
破解难题,夯实数字公路发展底座。为保障数字公路建设顺利进行,该中心结合管养路段实际,统筹谋划推进,成立工作专班,克服技术领域跨度大、内容复杂、资金不足等一系列难题,严格按照技术要求部署,想方设法筹划资金,整合资源,紧盯施工节点,狠抓建设管理。
截至目前,该中心在辖区100余公里国省干线管养路段布设53个视频监控点位,在全市率先完成网络接通并进入调试运行阶段。通过大数据采集与应用,实现公路巡检分析、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施工养护、路网运行态势监测、道路出行服务、道路应急处置管理等任务目标。
“全景式”监控推进普通国省道“智慧管理”应用。该中心实现辖区公路监控点位实时在线观看,精准监测、及时预警,重要路段平交道口、桥梁等关键节点全面覆盖,公路主体及沿线设施、道路运行情况、路域环境实现全方位感知监测。道路突发事件由被动通知转变为主动发现,极大地提高了处置效率,有效解决了带泥上路、路产路权损坏取证、国省道沿线企业涉路工程监管等难题,恶劣天气和节假日大流量保畅、事故快速处置等能力大幅提高,真正实现国省干线公路网可视、可控和应急事件高效处置的目标。国省道“智慧管理”应用,是该中心实现数字化转变、精准管控的重要举措,有效提高了公路动态监管水平,更好地服务群众和沿线企业。
“全方位”协同推进普通国省道“智慧养护”建设。该中心以平台为支撑,将安全、应急、养护等主要业务模块整合起来,建立起公路管养全过程的协同办公平台。改变传统的养护管理模式中沿用养护人员乘车、徒步巡查等方式,通过平台实现管养公路远程实时监控,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对巡查人员进行定位并同步显示,实现养护巡查轨迹实时监管、线上查询。同时,养护人员巡查过程中发现隐患病害可第一时间将现场图片信息通过App上报平台,该中心接收审核后要求养护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修复,公路管理养护效率显著提高。国省道养护全过程实现全数据化管理,依托数字公路综合管理平台实现网上流转处理,建立起高效的业务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公路养护数字化、智能化,养护决策科学化、精准化。
今后,岱岳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将围绕智慧公路发展方向继续探索,以服务行业治理和公共服务为功能目标,破解管养痛点、难点,构建全寿命周期智慧公路建设运营管理范式,进一步提高公路管理服务品质和整体效能,为群众提供更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助推泰安智慧公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