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泰安市岱岳区委党校 徐新军
城市管理“三分建、七分管”。城市之美在于精致,城市管理在于精细。当前,泰安市正迎来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要牢牢抓住“城市管理”这个牛鼻子,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
◆精细化管理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市精细化管理,就是按照“精准、精致、精练”的原则,以标准化、科学化、网格化、多元化的思路,细化城市管理空间,量化城市管理对象,规范城市管理行为,创新城市管理流程,提升城市管理活动的全方位覆盖、全时段监管、高效能管理,持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实现环境整洁优美、社会和谐稳定、居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难点主要有三点:第一,城市管理的创新方法和依托智慧城市建设作用发挥不够,执法力量不足,管理效果难以持久。个别城区内存在的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城市管理问题“反复整、整反复”的现象依然存在。第二,执法人员数量仍显不足,队伍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尽合理,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知识等素养与“国际旅游名城”建设要求还有差距。第三,城市管理合力还需凝聚,仅靠某一部门单枪匹马很难完成。市民参与意识还需提升,很多市民对城市管理“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和理解,参与度不高;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常态管理机制仍然有待完善。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在制度上求精细。加快城市管理相关文件清理和规范工作,创新执法监督工作机制,提高执法人员法律和业务素养,规范行政处罚程序,建立执法过程记录制度,提高城管执法效能。坚持高标准、精细化原则,精心制定城市道路分级管理、城市容貌管理、市政设施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标准,推动建立精细化管理标准规范体系。建立完善市级统筹协调机制,明确市、县(市、区)、镇三级政府的城市管理工作重点,厘清部门管理边界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健全常态化监督考评机制,切实把城市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在管理上求精细。对城市道路、桥梁、路灯、井盖、公厕、垃圾站、果皮箱、路名牌、行道树、广告牌、建筑工地、门牌店招等管理对象摸清底数。精细区分管理对象,科学制定不同管理标准,做到区别化管理、个性化服务、精细化保障。完善城市管理办法,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全面推进“街长制”“楼长制”等,推广多位一体的巡管模式,确保管理全覆盖、无缝隙。
在手段上求精细。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加快“智慧城管”建设,形成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的数字化城管格局。完善社会反映与信息采集的校核机制,增强与“12345”市长热线的协调对接,提升“数字城管”工作效率。完善市、县(市、区)、镇(街)、村(社区)四级联动查违网络,健全联动联勤机制,畅通信息共享渠道。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管理,建立多元化的筹融资机制。完善监督考核办法,量化指标评价体系,建立诚信档案和“红黑名单”制度,严格落实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在共治上求精细。通过多种媒体开展“城市治理、人人参与”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打造城市管理共同体。聚焦党建联动体系建设,建立街道联动中心、社区联动站、小区联动点三级党建联动体系,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城市管理优势。健全城市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推动志愿服务供需精准对接,着力构建全民参与、社会共治的“大城管”服务格局。突出示范引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文明小区”“和美社区”“文明市民”等评选活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