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31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崔东旭 通讯员 赵洁 赵晓宇)立秋之后,凉风渐至,位于新泰市滨湖新区的齐鲁医药学院健康产业学院(大学城项目)建设现场,教学楼前塔吊林立、车来车往,学生食堂里马达轰鸣、机械飞转,建设者争分夺秒赶工期,确保尽早实现新泰的“大学梦”。
该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506.25亩,总建筑面积约18.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5亿元。目前,学院行政综合楼、教师公寓、学生餐厅、4栋教学楼及4栋学生公寓主体施工均已完成。9月4日,齐鲁医药学院将迎来第一批新生。
前期,大学城项目指挥部在工程建设项目推进会上提出,克服一切困难,解决一切问题,形成工作合力,顺排工序、倒排工期,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同时,拉单列表,实行挂图作战,明确每一项工程的责任领导、责任施工人员、完成时限,将每一项施工任务细化到天,全力以赴推动项目早竣工、早投用。
“整个项目建设全面提速,确保所有工程如期或提前竣工,保障9月份新生顺利入学。”新泰市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工程管理科科长杜振忠说。作为大学城项目负责人,3个月的暴晒让这个原本白嫩的小伙子变得黝黑。他指着不远处的学生食堂,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我们接手的时候,这里只打了8根柱子。”
占地面积达2.3万平方米的学生食堂是该项目最棘手的难题,其建筑难度不亚于24层商用住宅楼。“混凝土的强度增长期是28天,如果按照常规办法,是不可能按时交工的。”中建五局项目负责人李德淼介绍道,“所以我们不计成本,把模板方木支架大规模投入进去,原来只需要两层模板循环使用,现在四层模板一次性完工,最大限度压缩了工期。”
“为了保证如期交工,我们采用了人海战术,用工高峰期达2000余人。”回忆起过去的3个月,杜振忠感慨颇多,“工人们压茬施工,轮流休息,我们也一刻不停,早上五点半赶到现场,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家,就为了抢抓项目黄金期,确保开学前达到学生入学条件。”
除了人材机的大规模投入,技术保障也是重中之重。在全面承建初期,为了节约施工时间,优化施工工艺,整个场区道路将混凝土施工转变为水泥稳定碎石,工期压缩了至少10天以上,节约资金200多万元。
“操场看台原本设计成了框架结构,预算6000多万元。后来我们依据东矮西高的地势,设计成了斜坡,节省了4000多万元。”新泰市城市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光计介绍道,“混凝土路面也进行了结构层优化,把原本45公分的结构层优化成18公分,用风化岩当垫层,不仅稳定、透水,而且节省了成本,加快了进度。”
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只见一排排银杏树茁壮成长,砖红色的主体建筑群显得格外典雅大气。“我们选用了跳色的外墙真石漆,让建筑更具青春活力,外观更好看。”李光计说,“原来地板砖选的是较为便宜的透水砖,我们进场后,换成了质量更好的仿生石材地板砖。
通过人材机的大规模投入,大学城项目工期由210天缩短到90天,创造了高校产业园建设的新泰速度。“我们要努力将高校产业园区打造成教科研、医康养的城市新业态高地,实现新泰的‘大学梦’。”提及未来,杜振忠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