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岱岳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大汶口镇举办首届 “汶水河畔话协商”主题宣讲
共建养老服务站 助力幸福夕阳红
筑牢环境安全生产防线
党建引领聚合力 产业发展添动力
春玉米喜获丰收
文体活动“活起来” 乡村振兴“加速度”
修好产业路 便利村民行
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再升级
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8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角峪镇河西村以信用建设为引领
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再升级

 

本报8月29日讯(通讯员 韩增芹)近年来,岱岳区角峪镇河西村围绕打造“信用角峪”品牌,对标先进,强化“信用+”等系列创新建设活动,形成了以信用为引领、各项工作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让信用融入村庄建设,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让乡村生活有滋有味、有幸福感。

创新信用场景,催生信用农场。河西村有志愿服务队4支,志愿者48人、公益岗40人。每天,有2名志愿者在该村“泰安小美”志愿服务岗坐班,为村民提供志愿服务。面对“志愿者多,服务对象少”“志愿资源富余”的情况,2022年,该村“两委”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决定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利用村里的草莓农场建设“信用农场”,由志愿者对草莓大棚进行日常管理,根据服务时长获得信用积分。图斑整治后整理出的基本农田,村集体或个人无法种植的,也由村委牵头纳入信用农场中,分片设置责任田,由志愿者认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每逢农忙时节,信用农场里到处都是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信用农场呈现出一片亮丽的“志愿红”。在推行信用农场的同时,河西村整合资源,由村集体征集或购买一些非常用农具,农忙时,村民可通过信用积分兑换的形式租用,如大型抽水机、小麦收割机等,全体村民共建共享。经过一年的发展,河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44万元,增收5万元。

深化激励政策,圆梦“微心愿”。为发挥“信用进农村”双向引导作用,河西村打造村民“微心愿”墙,根据村民的“微心愿”,由该村信用管理员负责汇总和组织。例如针对草莓种植的育种、选苗、栽种、去叶、施肥、授粉、采摘、选品、包装、销售等环节,该村信用管理员按照村民在心愿墙上的“微心愿”,分批次组织人员参与对应的活动。信用超市的产品及服务项目也是按照村民的意愿购买或组织,有序开展擦玻璃、泡腊八蒜、帮忙包饺子等活动,同时,将风扇、电饭煲、垃圾袋、洗发水等产品送到村民手中。根据河西村特色,推出了信用积分可进行免费采摘草莓活动,以此调动村民讲诚信、做志愿、自觉加入村级管理的积极性。在物质激励的基础上,河西村注重精神奖励,将信用积分与星级评定工作相结合,每季度评选一次。村民参加的志愿服务越多,信用积分和星级就越高,每季度颁发“五星诚信村民”的荣誉,激励村民守信向善。在河西村,现在志愿服务不仅能获得信用积分、技术培训,还能圆梦个人“微心愿”。

整合各类资源,打造信用阵地。河西村本着“实事求是不浪费”的原则,整合村内各种资源,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信用阵地,实现了信用宣传和村民生活相呼应,让信用宣传工作真正润物细无声。利用文体广场打造诚信广场,将美德信用、移风易俗等内容布置其中,让群众在锻炼的过程中学习信用知识,做到健身、学习两不误;将花园长廊打造为信用长廊,把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信用指标张贴在廊柱上,让村民在纳凉时找到自己的志愿服务目标;邀请专业人员在村内主要街道的墙面绘制“诚信”内涵的字画,营造全村学诚信的良好信用氛围。同时,河西村将每月15日定为诚信议事日,该村“两委”与村民齐聚诚信广场共同开展协商,做到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每月还不定期举办诚信宣讲活动,村民共同聆听诚信故事。

接下来,河西村将不断发挥信用引领作用,在做好信用积分兑换等常态化工作的同时,持续推进诚信美丽乡村建设,引导村民不断强化诚信意识,形成人人守诚信、讲信用的良好氛围,聚力打造上下一心的“信用村居”。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