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池彦明 实习生 高远
主持人: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是商务部门的重要工作,已经成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重要增长极。请介绍一下今年以来我市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桑民: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投资环境,全市各级把招商引资作为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的关键抓手,坚持内外资一体招引推动,深入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打造强劲引擎。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将招商引资列为“一把手”工程,着力构建“市领导带头招、县(市、区)主体招、产业链专班联动招”工作体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推荐对接项目78个,上半年先后7次带队赴省外开展精准招商。各县(市、区)、功能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上半年带队开展招商引资活动85次。
二是链式招商成效显著。全市各级聚焦构建“441X”现代产业体系和13条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瞄准新能源、数字经济、医药及医疗器械等新赛道,强化精准招商。充分发挥驻北京、上海、深圳3个驻点招商联络处作用,统筹市县两级招商队伍,一体招引、一体推动、一体服务。打造“产业基金+资本招商”新模式,利用洪泰、中晟汇银、盈科资本等基金优质资源,引入宁夏汉尧、赫里欧光伏建筑等产业契合度高、发展势头旺的项目12个。上半年,市级平台共签约项目112个,投资过5亿元项目70个,投资过10亿元项目41个。
三是利用外资取得突破。强化外资招引,组织有关外资企业项目参加儒商大会等重点招商活动,上半年签约外资项目10个,合同外资3.29亿美元。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探索重点内资项目找外资、类金融业找外资、国有企业利用外资,3种渠道到资29898万美元。上半年,全市利用外资39553万美元,同比增长10.58%,增幅居全省第3位。
主持人: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的作用巨大。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国际环境,我市外贸进出口逆势取得长足进步,请介绍一下商务部门采取了哪些务实举措。
桑民:上半年,全市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206.9亿元,同比增长31.9%,增幅居全省第1位。一是深化外贸跨越提升。制定“双百”培育计划,筛选100家外贸基本盘企业和100家“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开展精准服务等“五项赋能”行动,助力企业加快发展。
二是发展外贸新业态。举办贸易对接会暨“产业带+跨境电商”培育行动,加快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启动建设以远望跨境电商产业园为重点的核心园区,形成“一核多园”发展格局。上半年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73.2亿元,同比增长147.3%。
三是狠抓业绩回流。建立代理情况台账,一企一策制定回流方案,上半年石横特钢进口回流7.8亿元。同时,推动境外承包工程带动货物贸易进出口,实施外经外贸一体化推进,特变电工鲁缆公司在荷兰中标合同额21亿元的项目,为下步外贸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主持人:加快构建服务业产业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双向赋能、协同发展,是市委、市政府推进经济工作的重大动作。围绕贯彻落实全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精神,商务部门有哪些具体举措?
桑民:我们立足商务工作连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重要定位,深入研究服务业发展趋势,坚持专班推进。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6.8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列全省第5位;全市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61亿元,同比增长16.85%。
一是培强一批企业主体。加大对现代物流、现代文旅、电子商务、供应链等新业态项目的招引力度,统筹推进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融合发展。商贸物流聚焦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两业融合”,开展十大物流企业、十大物流园区、十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企业“三十”主体培育。到2025年,规上物流企业营收实现翻番、数量突破100家。批零住餐建立提质扩容“双百”重点企业培育库(限上提质重点企业100强和新增限上扩容重点企业100强),全年新增限上单位500家。电子商务依托我市特色产业,开展十大主体、十大园区、十大直播促销活动“三十”行动,联合阿里巴巴国际站等跨境电商头部企业,培育壮大本土电商龙头。
二是打造一批亮点品牌。围绕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商贸物流枢纽,做强“泰畅通”现代物流体系品牌。在住宿餐饮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上下功夫,开展好“2023年惠享泰安消费年”系列活动,导入首店经济、直播带货等新的消费业态,打响“泰好吃”等一批服务品牌。
三是搭建一批载体平台。坚持平台思维,办好物流与重点产业链系列对接辅导会,争创“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丰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进一批特色步行街、特色美食街区建设,争创省级智慧商圈试点。聚焦“触网上云”,紧抓直播电商风口,加快平台经济赋能。
四是完善一批行业协会。发挥市物流与供应链商会(协会)、餐饮行业协会、直播电商协会、泰安老字号协会、旅游饭店协会等作用,进一步加强政企沟通、凝聚行业力量,助力各类服务业企业组团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