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付刚 魏宁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推进城市更新进程,城乡品质明显优化;推进民生福祉改善,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今年以来,泰山区紧紧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总航标,坚持“当标杆、作表率,打造首善之区”目标定位,主动融入和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抢抓全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机遇,全面推进“11645”发展思路,登高望远、奋力争先,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上半年,泰山区实现生产总值282.3亿元,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3%,增速全市第二;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7亿元,增长6.5%,增速居县(市、区)第一;三次产业比例优化为1.9:25.7:72.4,实现工业税收8亿元,增长130.6%,增速居全市第二;规上服务业营收53亿元,增长11%,总量、增幅均居县(市、区)第一。
持续精准发力 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今年,泰山区坚持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扛牢稳住经济基本盘的主城担当,聚焦消费、投资、外贸“三驾马车”协同发力,经济运行呈现加快恢复、回升向好的良好态势。
强化项目建设。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100个区重点建设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4个、市重点实施类项目16个,上半年投资完成率分别为73.3%、73.2%。鲁能智能输变电制造基地、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基地、雨污管线提升及智慧化建设工程等62个项目开工建设。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先后赴北京、深圳等地开展招商活动80余次,举办4次集中签约仪式,引进正泰、国星宇航等一批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英视睿达、水发能源等34个项目实现签约,其中过5亿元项目14个、过10亿元项目10个,合同引资额213.9亿元,同比增长13.3%。
提振消费信心。启动“惠年货·享泰山”促消费活动,提振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消费领域消费信心,上半年商品房合同网签3205套,销售面积增长9.8%,列全市第二。持续恢复文旅消费,聚焦“串珠成链、山城联动、全域融合、转型升级”十六字方针,系统优化经典体验之旅、乡野风光之旅等8条系列线路,全域构建紫气东来文旅转型高质量发展片区、“泰山安”休闲康养片区等“7片”珠联璧合文旅发展格局,上半年,全区主要景区景点接待游客1439万人次,增长65%;实现营业收入5.81亿元,增长38%。
稳住外资外贸。深入推进外资外贸提升行动,对全区9个重点项目实施动态管理、跟踪服务,远望、大龙网等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上半年货物贸易完成37.8亿元,增长7.4%;跨境电商进出口额12.5亿元,增长129%,获得省级外贸财政扶持资金1000万元。
夯实产业根基 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支柱。泰山区锚定“打造都市工业主阵地、当好工业产业‘路由器’”定位,树立“抓发展必须抓产业”的思想,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力提速新型工业。坚持“1545”发展思路,持续发展壮大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5大产业,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元宇宙等4大产业领域,加快打造卫星互联网、“双碳”等特色园区,加快推进100个工业技改项目,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收113亿元,增长1.8%;利润4.65亿元,增长16.81%,均列县(市、区)第一位,岱银集团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大唐宅配认定为山东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厚丰散热器等7家公司入选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6家企业入选2023年山东民营企业百强系列榜单。
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扛牢全市服务业发展主阵地责任担当,聚焦构建“3+3+4”现代服务业新体系,成立15个推进专班,实施八大攻坚行动,开展“大走访、大调研、送服务”活动,实地走访服务业企业5500余家,上半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8亿元,同比增长10.6%,纳入培育库企业81家,泰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获评山东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着力推进特色农业。围绕“土特产”做文章,培育壮大泰山茶、苗木花卉、乡村旅游等6大特色产业,全力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区、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33个农业重点项目,发展泰山茶种植面积1.28万亩,成功举办第十八届泰山苗木花卉交易会,5家企业被授权“泰好吃”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成功争创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坚持建管并重 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提升城市颜值,居民幸福生活成色更足。泰山区把创造高品质生活贯穿到城市建设全过程,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强力推进城市建设,持续夯实发展基础,绘就了城市发展精致底色。
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蚕子峪、尚家寨、灌庄社区等完成回迁安置,14个改造回迁工程快速推进。启动实施3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253个小区、252万平方米、2.8万户,全省老旧小区改造现场推进会在泰山区召开,老旧小区改造案例入选山东省十大扩需求典型案例,“危旧房屋修缮+老旧小区改造”等创新做法入选《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情况交流》,松园小区创新做法在全国推广。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建设,长城北路、碧霞湖南路、岱阳大街中段等道路开工建设。
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开展“物业融网·红暖万家”工程百日攻坚行动,全区76个城市社区全部领办成立物业公司,选聘楼长4853名,引导568名物业人员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强化市容市貌综合整治,拆除废旧光缆900余公里,清理占道经营1.2万余处、乱贴乱画行为500余处。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泰安雨污管线提升及智慧化建设工程列入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大汶河提升改造工程、室内空气质量与微生物污染控制产业基地等15个项目列入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上半年,全区PM2.5浓度同比改善2.2%,优良天数比例54.1%;新改建污水管道1600余米;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持续保持100%,积极争创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县,芝田河调整项目加快推进,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成果持续巩固。
推进共同富裕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泰山区牢记为民情怀,做实民生保障,继续办好民生实事,用政府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今年上半年,全区民生支出达到1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9.3%。
办好民生事业。扎实促进增收共富,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496人,完成全年计划的68.1%,列全市第一。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完成6806人,任务完成率居各县(市、区)第一。全面落实义务段学校县域办学体制,投资1.8亿元实施扩大普惠学前教育供给工程,泰山实验中学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4个街道(镇)成功创建省级标准社区医院,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推进会在泰山区召开,“四三三”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构建全方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在全省推广。
坚持文化惠民。高标准打造“岱下五音学堂”公益培训、“风采之星”才艺大比拼品牌,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7场,泰山面塑入选全省首批省级非遗工坊名录,2023泰山·新青年音乐节、山东省乡村文化活动年暨泰安市大学生乡村文化艺术季启动活动成功举办,擦亮“Yue泰山”文化惠民品牌。
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带动、示范先行、全域提升”,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程,重点打造以小津口、亓家滩为核心的示范区,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2个。加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深入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34.1公里,完成年度计划的68.2%。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雨露计划”146人,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在全省推广。
树牢底线思维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泰山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居安思危、主动作为,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抓牢抓实安全生产。扎实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督查和重大事故隐患整治行动,排查检查企业6482家,排查安全隐患1万余项,责令停产停业整顿8家。编制、评审街道(镇)预案29部、村(社区)预案380余部,实现基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多灾种应急预案全覆盖。扎实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创建“省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8个、数量居全市第一,全省工贸行业“八抓20条”观摩会在泰山区召开。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开展“泰网”大巡防,统筹推进“大整治·春雷”“夏季攻势”等专项行动,累计出动警力1.2万人次、社会巡防力量9.2万人次,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2825人,接报各类警情下降26%。打造“三治融合”解决信访难、构建多元化解机制“破冰”疑难积案、律师参与解决疑难信访问题等经验做法。
强化责任落实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泰山区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强区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深刻把握“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和加强政治生态建设的任务要求,创新建立区委常委会例会制度,每两周听取区委常委和人大、政协、园区、推进委等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工作情况汇报。制定重点任务清单,建立“1151”全链条工作推进机制,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地、落实,聚力打造“泰山正气”全面从严治党品牌。
夯实基层基础。全面规范基层党支部建设,开展党组织设置规范提升专项行动,“超大”党组织和“空壳”党支部全部清零,五星级党支部达221个。创新开展“抓产业、上项目、建公司、促纳统”活动,探索组建“跨村联建”党组织11个,成立强村公司37家,年底前村集体收入有望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
打造过硬队伍。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机制,抽调80名干部到区重点指挥部、项目部锻炼,推动干部向一线走、在一线练。深化实施国有企事业单位青年英才“双百计划”及“东岳人才项目”,开展“书记、区长高校行”14场次,对接海外专家100余人。投资1.2亿元新建租赁型人才公寓128套,累计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1850人,持续强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强力正风肃纪。做实、做细政治监督,印发《关于以全流程精准监督服务保障“抓产业上项目,提振发展信心”的实施意见》,查处违规违纪问题13起、20人,确保上级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持续开展“强作风、优环境、惠民生、促发展”作风整治,创新巡察“11543”模式,对9个区直部门及18个下属事业单位开展常规巡察,发现并处置一般性问题320个。实施“清风廉韵润泰山”工程,开展警示教育、廉政党课60场次,对30名干部实施容错纠错、澄清正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下一步,泰山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登高望远、奋勇争先”要求,坚定不移加强政治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扛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位次前移、争创一流,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本版摄影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陈阳 通讯员 张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