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24日讯(通讯员 赵志新)近日,市应急管理局从安全生产、防灾救灾等方面精准发力,全方位深入解决市场主体和群众诉求,切实增强市场主体和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助企服务再升级。市应急管理局组建高水平应急管理服务专员队伍,以13个产业链(集群)骨干企业、“双50强”企业、上市种子企业及各级重点建设项目为重点,兼顾“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等企业,“一企一策”拿出有效帮扶措施。
审批接访再提速。市应急管理局推进“互联网+行政审批”模式,实行网上申报、网上受理,通过容缺受理、并联审查、午间不休、上门指导、快递送达等便捷服务,在规定最短时限的基础上再提速20%以上,审批服务事项提前办结率达100%。信访举报“接诉即办”,针对查实的安全生产投诉举报案件,按照分类分档标准,给予500元至50万元奖励。
监管执法再优化。市应急管理局严格落实“企业宁静日”制度要求,划分市、县、乡监管层级,原则上一家企业只对应一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主体,避免多头检查执法。实行分级分类执法,按照行业风险和安全管理水平,将企业分为两类四档,实施“好的企业少打扰、差的企业严监管”的差异化执法模式。大力推进柔性执法,细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在自由裁量幅度内对A级企业按照下限处罚、对B级企业按照中限处罚、对C级及D级企业按照上限处罚。
惠民保障再扩容。市应急管理局优化、完善民生灾害保险方案,在省基本方案的基础上,扩容4类灾害保障、8项特定意外事故保障;增加见义勇为、灾害信息员、志愿者伤亡救助保障,救助金额提升至30万元/人,将每户居民基本生活用品救助金限额由600元提升至2000元,切实保障群众权益。
泰安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