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22日讯(通讯员 王予栋)今年以来,肥城市司法局实施“合法性审查扩面提质”工程,持续推进“五大领域”审查全覆盖,创新标准化工作体系,以合法性审查“小切口”,有力促进全市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审查主体队伍专业化。该局围绕“政府、部门、镇街、村居、国企”五大责任主体,推进合法性审查队伍专业化建设。配强审查工作力量,全市各级从事合法性审查工作的人员达到172人,市属国有企业法务相关工作人员11人。推进落实党政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12名资深律师和法学专家担任市委、市政府法律顾问;各级党政机关聘任法律顾问69人;60名律师、41名基层法律工作者担任全市605个村(社区)法律顾问;27名公职人员取得公职律师证书。
审查事项范围差异化。该局根据“五大主体”不同职权特点,指导各类主体明确审查事项范围。将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合同协议、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执法决定列为市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各镇(街)合法性审查事项,并鼓励有条件的单位进一步扩大审查范围。村居则以审查村规民约、重大决定事项、村集体合同协议为重点。国企合法性审查突出本企业重大事项决定以及签订各类合同协议。合法性审查在各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凸显,既有效降低了法律风险,也促进了各级干部依法依规办事。
审查工作流程标准化。该局以构建标准化工作体系为抓手,编制《合法性审查工作指引》,制作审查工作流程图并辅以培训说明释义。强化镇(街)、部门审查工作指导,统一制作审查意见参考模板,提升审查规范性和实效性。把合法性审查列为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抓法治建设的重点任务,以上率下,压实合法性审查工作责任。建立审查人员列席会议和联合会审机制,通过组织法律顾问团、涉法部门集中会审、列席有关会议等方式,确保充分发表审查意见,用好专业力量,提升审查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