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斌
近年来,泰山区为推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落实落地,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四三三”举措,不断推进了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工作向纵深延伸。目前,泰山区的镇(街道)全部确定为“山东省医养结合示范乡镇(街道)”,5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被确定为“泰安市医养结合示范站(室)”,其工作经验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光明日报》《健康报》《中国人口报》《人口健康报》以及省市有关改革刊物等新闻媒体刊发宣传。
创新“四项举措”,配齐建强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队伍。加强学习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定期对全区所有基层社区(村)干部集中进行培训,全面提升社区干部队伍医养结合工作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加强活动带动,提升服务能力。联合驻地医疗机构,分层分级建立居家医养志愿服务队,目前,该区建有志愿服务队70余支,队员800余人,鼓励支持志愿服务、邻里互助、亲友相助等互助服务模式,聚力打造“情暖夕阳”医养结合服务品牌;加强典型引领,提升服务质量。推选在医养结合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基层社区(村)干部,培树标杆16个。通过示范引领,推动全区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加强激励机制,提升工作活力。制定绩效考核方案,采取日常监控、集中考核等方式,盘活用好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建立“三项制度”,夯实筑牢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根基。建立巡访联系制度。实行网格和楼长划片管理,定期组织巡访高龄、独居、空巢、农村留守等重点老年群体,开展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普及健康保健知识;建立定期走访制度。通过入户走访和电话、微信联系等方式,做好辖区内老年人摸排调查工作,制作社区(村)老年人登记表,对失能、失智老人做好健康评估,全面建立健康服务档案;建立定期宣传制度。发挥群众信任的优势,利用小喇叭、电子屏、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大力宣传老年人健康查体的好处及必要性,动员老年人及时参加健康查体。
发挥“三个优势”,聚力推进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提质增效。发挥社区(村)资源优势,打造居家健康养老新模式。加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建设及无障碍设施改造,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和社区(村)干部作用,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实施分类管理,全面织密社区医养健康服务网络;发挥医疗特色优势,打造医养结合个性服务新体系。积极引导医疗卫生机构做好老年人服务工作,完善老年健康服务支撑体系,区直和驻地医疗机构加强老年病科建设,全部开设康复科、治未病科;全部与医养结合机构、镇敬老院签订服务协议;发挥数字化优势,打造医养结合智慧发展新动能。为全区老年人提供四大类30多项基本服务项目,同时为失智老人提供“一家通”手机定位围栏、为患病老人提供“健康宝”远程健康监测、为独居老人提供家居智能安防、为老人子女提供关怀提醒等特色服务,建成“互联网+智慧医养”服务模式,提供便捷、高效、可及、放心的居家医养结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