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李海静 刘小东 陈思
走进东平县梯门镇瓦庄片区,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大棚映入眼帘。大棚内,种植户忙着整理土地,进行瓜菜定植。
梯门镇总面积89.6平方公里,辖42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人。去年以来,梯门镇认真落实东平县委、县政府“双30”工程部署,锚定“富民强村”目标,推动特色农业全域发展,一年时间,万亩大棚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群众靠设施农业鼓起了“钱袋子”,“种”出了美好新生活。
聚合力 党建引领新奋斗
舟行万里,操之在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根本。为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梯门镇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成立了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党委,工作人员没有办公室、没有办公桌,所有工作都在田间地头开展,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露天党委”。
“露天党委”下设7个党支部,结合产前、产中、产后3个阶段,从土地流转、物资保障、技术支撑、金融服务、劳务保障、市场销售等各个方面为群众提供360度全方位服务。
“既然是服务,就得主动。我们要求镇干部下村、村干部入户,为群众算出收入账、长远账、亲情账,定期对种植大户设施建设、发展需求进棚提供服务。”东平县梯门镇党委书记米厚章说,园区党委还外聘技术员、内招“土专家”、选拔“田秀才”,上门为群众提供服务,一线巡回进行果蔬种植技术指导,切实做到了让群众放开手脚发展蔬菜大棚,大棚种植以外的事情,都由园区党委来承担。
作为典型的山区乡镇,梯门镇耕地三分之一是山坡地。为化劣势为优势,梯门镇大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围绕“抱团发展、共同富裕”一个主题,依托“大棚果蔬种植、林果种植及深加工”两大产业,坚持“好带差、强带弱、大带小、富带穷”四个原则,成立了瓦庄、沟流、双塔、大洼、东门、武村、陈楼、辛河八个片区联合党委,实现“组织建强、产业兴旺、人才集聚、治理有效、集体增收”五大目标,走出了一条“以点带面、一线串珠、全域推进”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建设新路子。
“园区党委以服务为主,片区党委是功能型党委,主要起到带动作用。”米厚章介绍,片区党委由中心村党支部书记任党委书记,其余村党支部书记任党委委员,或者是党委副书记,组成智囊团,定期组织开展“跨村联建”集中观摩活动,共同商量发展路子,因地制宜推动特色农业发展,抱团共富。
在“露天党委”和乡亲们的汗水浇灌下,梯门镇的土地上,“长”出了坚固的大棚、香甜的瓜果蔬菜,“长”出了高效农业项目,也必将“长”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