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政发力降低购房成本 最大限度满足刚性住房需求
泰山玉液泉南侧 新发现一处宋代摩崖石刻
加强院地合作 加速农业发展
观赏鱼涌动财富潮
不让污水抹黑幸福家园
社校联动防溺水 不做暑期“孤泳者”
加强国有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爱国卫生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8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泰山玉液泉南侧 新发现一处宋代摩崖石刻

 

本报8月10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近日,泰山景区中天门管理区副区长赵波平日常巡查中,在玉液泉南侧发现宋代赵岩口题名摩崖石刻一处。

新发现石刻为西向,宽78厘米,高28厘米,竖刻11行,满行6字,楷书,字径5.5厘米。内容为:赵岩口,林济,崇宁壬午四月七日,游顶过此。林□,贺吉光,王景符,张彦朋,张子通,王午初,夏同□。

“这处石刻刻于公元1102年,距今有921年。因为风化严重,字迹小,难以发现,因此泰山文献中也没有记载。”赵波平告诉记者,该处石刻为中天门区域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摩崖石刻,而泰山最早的带年号的摩崖石刻是岱顶大观峰上的唐代乾封元年刘仁愿题名石刻。

“赵岩口题名石刻与天街避风崖题名石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有一个共同词‘游顶’,而且时间都在农历三、四月份,时间落款顺行一直往下写,不另起行。石刻字体也都很小,题刻在不起眼的地方,刻的字也浅。”赵波平说,这种题刻方式说明,在北宋,除了帝王外,人们还不敢大面积地在泰山上题字,害怕惊动了山灵,真正有规模地在泰山上题刻是从明代开始的,这也凸显出泰山宋代民间题刻的珍贵。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