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10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毕凤玲)上半年,市工业推进办坚持链式思维发展思路,全市各级工业推进机构认真落实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坚持登高望远、奋力争先,聚焦“招大引强、做大培强”目标,全力实施“五大比拼、两大问效”等攻坚措施,全市工业经济实现稳定增长,链内企业营业收入略有增长,发展稳中向好。记者从市工业推进办了解到,13个重点产业链1248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52.0亿元,同比增长0.5%,高于全市规上企业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占全部规上工业营业收入比重为88.6%,占全部制造业营业收入比重为102.3%。
上半年,我市工业生产势头良好,投资、税收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其中,民营工业企业已成为支撑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上半年,全市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民营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73.3%,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个百分点。
随着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深入推进,大批工业项目加快建设速度,全市工业投资增势好于预期,工业投资相关指标全部实现高速增长,增幅均居全省前两位。从投资结构看,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37.1%,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7.5%,增速高于全市17.6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4.7%,增速高于工业投资7.2个百分点。
从产业链目标完成率来看,13个重点产业链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全年目标完成率为58.5%,取得时间过半、任务超半的良好成绩。其中各产业链上半年目标完成146.2%,分别为:纺织服装237.8%,高端化工233.4%,数字经济203.4%,新能源168.0%,医药及医疗器械155.7%,新型建筑材料149.4%,现代食品144.8%,特色金属材料132.2%,汽车及零部件117.3%,矿山装备及工程机械116.9%,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100.4%,输变电装备及电线电缆91.6%,出版印刷89.0%。
从完成工业投资贡献率来看,13个重点产业链中新能源、特色金属材料、高端化工、现代食品、医药及医疗器械、矿山装备及工程机械6个产业链完成投资占比超过8%,分别为14.6%、12.1%、11.4%、10.4%、10.2%、8.9%,对全部产业链固定资产投资贡献拉动较大。
项目储备滚动接续,后程发展强劲有力。随着“五大比拼、两大问效”“五大攻坚突破”行动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和技改扩规项目建设持续提速,产业链策划项目“蓄水池”不断壮大,新签约和新开工项目形成新支撑点,确保产业链项目投资接续不断、后劲有力。
从项目策划看,二季度,13个产业链新策划符合重点策划项目入库标准的项目319个。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