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胜军 唐守红
近年来,东平县围绕民富村强目标,立足当地资源禀赋,锚定打造特色农业优势,提出了实施发展30万亩设施农业和30万亩生态渔业的“双30”发展战略。
为保障“双30”发展战略顺利实施,东平县聚合各类法治力量,主动融入全县发展大局,为种植户、养殖户提供全维度、多层次的法治服务,护航产业发展。
目前,该县大棚种植面积达到9.8万亩,养殖面积100亩以上的业户有46家,其中,国家级养殖示范场5家。
加强政策扶持
激发产业发展“源动力”
为加快“双30”发展战略的实施,东平县强化政策引导,制定了《特色农业全域发展十条措施》,进一步激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放涉农贷款56.97亿元。
东平县印发《东平县法治护航农业发展工作方案》,为种植户、养殖户签约、调地、建棚、挖塘、生产、销售提供一条龙行政和法律服务,举办专题培训班8期,举行观摩会21次,开展技术服务230余次;推出涉农审批表格代填、材料代交、窗口代跑“三代”服务,办理相关审批事项421件;成立“双30万亩”产业法律顾问团,并在乡镇(街道)设立“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法律顾问室”,解答法律政策咨询3000余人次,帮助审查土地流转、购销合同274件。
严格行政执法
撑起业户生产“保护伞”
东平县加大种植、养殖生产资料市场执法力度,对农膜、种子、化肥、饲料、农药、兽药等市场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出动执法人员340余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310余家,整改违规行为21起,严防劣质农资进入市场。
为防止“小矛盾”引发“大事端”,东平县建立全县2997名人民调解员、73名村(社区)法律顾问与1730名网格员协同工作的工作机制,通过培训提升他们化解种植、养殖领域矛盾纠纷的能力,他们深入大棚内、走到鱼塘边化解群众矛盾纠纷,调处涉农纠纷326件,避免因矛盾影响产业发展。该县在重点特色农业村设立法官工作室,就近受理涉农案件,进行快审快判,审结土地承包、农产品购销等案件93件,减轻产业内纠纷带来的诉累。
跟进法律服务
送上排忧解难“及时雨”
东平县司法局组织全县8家律师事务所、19家法律服务所义务担任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的法律顾问,开展“法治体检”进合作社、进家庭农场活动80余次,发现解决法律问题37个,帮助群众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东平县司法局深入开展涉农法律宣传活动,增强群众维权意识,同时,编写了《农村常用法律选编》普法读本,向基层干部群众发放1万册,解答农业农村方面常见的法律问题;开展普法进乡村、法律进大棚普法活动160余场次;为乡村培养“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2936名,提高了村级自我解决生产经营中法律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