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丽园
近段时间,东平县东平街道各个特色农业种植基地正如火如荼地建设着,大雨没能阻拦项目建设前行的步伐,建好的大棚静静地坐落在田地里,等待着工人将希望的种子栽下。
在东平街道各种植基地里,一排排蔬果大棚整齐排列着。西红柿大棚内,一株株新栽的西红柿幼苗焕发着勃勃生机,长势喜人;辣椒大棚内,绿油油的秧苗破土而出,蓄势待发……
在东平街道望驾村,立式拱棚成方连片。走进拱棚内,刚栽种上的青辣椒苗在土地里悄悄探出头,一阵微风吹来,辣椒苗就像一个个细长的无声铃铛一样,在风中摇摆着,茁壮而顽强地生长着。
望驾村原本是个种植传统农作物的村落,村内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了,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许多土地都没人种。该村党支部书记郭明立说:“以前村民们种点麦子、玉米,靠天吃饭,忙活一整年也挣不了几个钱,家里大多是老人和孩子,遇到刮风下雨顾不过来,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近年来,望驾村紧跟东平街道提出的特色农业种植计划步伐,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特色农业与产业振兴融合发展,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共富路,大棚里结出“致富果”。
在孟寨村刚建起的大棚里,工人也在热火朝天地种植辣椒。走进大棚能看到,种植户孙军和工人正忙着查看辣椒苗,并进行定植、洒水降温,工人们穿梭在大棚里,现场一片繁忙景象。“今年我们总共种植了33个大棚的黄皮尖椒,主要销往周边县(市、区)。我们栽种的黄皮尖椒具有抗病、高产、卖相好等优点,市场需求量大,预估亩产能达到6000公斤,9月中旬上市后,每公斤价格在3元左右,预计每亩可带来1.8万元收入”孙军自豪地说。
“西红柿从栽种到结果,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西红柿的种植需要精细管理,温度、湿度缺了哪一样都会出问题,从苗种下去的那一刻起就要仔细仔细再仔细……”为了种好西红柿,东豆山村党支部书记胡兴亮带领村内种植户不断学习摸索,多次召开种植经验交流会,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助力乡村振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东平街道严格督导大棚基地每日建设、种植进度,除了种植辣椒、西红柿外,该街道14个特色农业种植基地还预备种植长豆角、西兰花、网纹瓜等蔬果,目前各基地正有序采购秧苗,确保能够在大棚建成后第一时间进行种植,有力发展蔬菜、瓜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有效解决周边群众务工就业问题,在带动群众持续增收的同时,也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打好“特色牌”,乡村产业兴。东平街道特色农业蔬菜大棚的建设发展,让一排排蔬果整齐排列,让一户户农民喜笑颜开,更让蔬菜大棚种植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希望。今后,东平街道将继续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产业,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不断优化服务、拓宽渠道,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走上共同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