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7日讯(通讯员 张妤聪)盛夏的空气中泛起阵阵热浪,在东平县梯门镇东沟流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内,紫光圆茄和西红柿都迎来了丰收,工人们穿梭在大棚里忙着采摘、装箱,不久后一车车果蔬即将被运送至各大市场。
“前几天刚刚收了甘蓝,这几天就是紫光圆茄和西红柿了。从春天的土豆、西瓜、豆角开始,这一年,每家每户的大棚都没停下来。”东沟流村党支部书记武传柱介绍。去年,他带头承包了6个大棚种植果蔬,为该村发展特色农业开了个好头,在他的带动下,群众纷纷参与其中。
东沟流村是梯门镇率先完成土地全域流转的特色农业先行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外出学习后,率先完成了思想转变。依托土地资源、交通便利、区域特点等优势,打造“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群众”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探索出“村建民租、利益联结、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产业发展模式。
去年的果蔬种植效益远远超过了东沟流村村民赵厚平的预期,今年他又新承包了9个大棚并种植了贝贝南瓜、黄皮尖椒等。“到8月中旬,第一茬黄皮尖椒就成熟了,接着还得收黄瓜,另外几个棚计划再种植莴苣。大棚种植就是一年四季不停歇,月月都有钱进账。我每天早上天刚亮就到大棚里,各种农活得忙一天,但是今年茄子和辣椒价格都非常好,虽然忙但日子过得很有劲。”赵厚平笑着说。
去年以来,梯门镇紧紧围绕东平县“双30”目标,大力推动特色农业全域发展,8大片区、42个种植基地形成规模,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热情高涨。紫光圆茄、玉菇甜瓜、螺丝椒、黄瓜等果蔬一茬接着一茬,大棚内蔬果四季飘香,一辆辆装满蔬果的货车不断从梯门镇出发,把绿色、健康的农产品送上群众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