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秦浩
夏日炎炎,肥城市老城街道河口村葡萄大棚里果农正在不停忙碌,一串串葡萄挂满枝头,颗粒饱满。
据河口村党支部书记吴业松介绍,该村种植葡萄的主要品种为玫瑰香、甬尤和阳光玫瑰,特点是抗病性强、产量与坐果率高、容易存储运输,而且结出的葡萄个头匀称、清甜多汁。目前,河口村葡萄大棚共栽种葡萄6000余棵,亩产可达1500公斤,每亩能带来近万元的收入,葡萄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致富果”。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肥城市不搞“千村一面”,发展产业不拘“一个模式”,深挖当地特色优势,瞄准市场需求,集中向示范片区倾斜,串珠成线、连片成面,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带动集体、群众“双增收”。
“近年来,老城街道依托区位优势和地域优势,因地制宜,通过成立村级合作社,不断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围绕乡村产业振兴目标,聚力打造‘一村一品’,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老城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宜强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湖屯镇东湖西村立体种养基地,或粉或白的“太空莲”竞相开放,小龙虾在池塘内游动捕食,勾画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据了解,该基地原本是因煤炭开采形成的塌陷坑塘,地势高低不平,一度成为废地。经湖屯镇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平整后,形成了面积约70亩、深度1.5米左右的池塘。东湖西村“两委”经过多方考察,选择种植“太空莲”,且可与小龙虾混养,实现效益翻番。
“我们村种的‘太空莲’不结莲藕,可采莲蓬,仅靠卖莲子每亩地收益可达6000元,再加上龙虾养殖,整个基地一年可实现增收50余万元。”东湖西村党支部书记刘太余说。根据塌陷地不同特点,湖屯镇还将塌陷地治理与土地复垦、生态修复、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将治理后的耕地、鱼塘等充分利用,让一亩田赚三亩钱。
“今年以来,湖屯镇以党建为引领,着力盘活各村现有资源,不断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引领带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湖屯镇党委书记冉祥银说。
振兴乡村,特色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肥城市坚持从产业基础、交通区位、资源禀赋等实际出发,打造一项项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铺就富民强村路。如今,在肥城市,村级产业百花齐放,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稳定在10万元以上,集体收入超50万元的村占到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