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突出绿色低碳理念和内涵固化链式发展和特色产业园区模式
泰安市“十佳兵妈妈”座谈会召开
全市人大宣传工作创新推进 暨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议召开
持续擦亮泰安“双拥模范城”名片
百度与泰山城建集团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第二期市管干部荣誉退休仪式举行
让城市处处有书香
观点集纳
我市2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通过国家级评审并建成启动
传统肉鸭养殖“搭上”现代农业快车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3年7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泰安市新型工业化促进条例》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
突出绿色低碳理念和内涵固化链式发展和特色产业园区模式

 

本报7月27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王玉)今天,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泰安市新型工业化促进条例》新闻发布会。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泰安市新型工业化促进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于7月26日经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通过,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市委常委、副市长姜宁通报《泰安市新型工业化促进条例》贯彻落实措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戴冰通报《泰安市新型工业化促进条例》有关情况,并就条例贯彻实施作部署讲话。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近年来,我市在新型工业化促进方面总结出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这些成熟经验和典型做法需要通过立法进行固化和推广,为此,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促进条例立法工作。2022年12月,报经市委同意,市人大常委会将制定该条例列入2023年地方立法工作计划。在今年召开的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又将泰山区代表团14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制定<泰安市新型工业化促进条例>的议案》作为一号议案办理。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于今年年初全面启动立法工作,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条例草案。条例草案经市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后,全票表决通过。7月26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批准了这部条例。

据了解,该条例采取“小快灵”立法模式,不分章节,共38条,对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发展方向、促进原则和体制机制作了规定,明确了政府职责和部门职责。其中,在规划布局及主要促进措施方面,条例突出绿色低碳理念和内涵,固化链式发展和特色产业园区模式,对市委着力构建的“441X”产业布局予以回应,强化了科技创新和激励机制,对推动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产业深度融合提出了要求。同时,明确公职人员工业素养提升机制,对品牌打造和交流合作作了规定。在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方面,条例要求政府建立全市统一的企业普惠政策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政策支持。条例对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作出规定,并分别对人才、土地、财政、融资、能耗、用水、公共设施等方面的要素保障作用提出具体要求。条例还规定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不得以行政区划调整、政府换届、机构或者职能调整以及相关责任人更替等理由,单方不履行合同、不信守承诺,以建立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信心。在监督机制和容错免责方面,条例强化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的监督作用,提出司法行政部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包容审慎监管的要求,并提出了5种从轻、减轻或者免予追责的情形。

就条例的贯彻实施,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积极营造学条例、用条例的浓厚氛围,完善学法机制,开展广泛宣传,凝聚各方资源力量以法治化、标准化的思路措施推动条例落实落地;要精准发力,探索数字转型、资源统筹、科技赋能、金融保障的泰安路径,重点实施好“五大行动”,从工作攻坚突破、科技支撑、企业培育、活力提升、比拼问效等方面聚合力、抓落实,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要系统强化配套保障,强化规划配套、政策配套、机制配套,不断优化新型工业化发展营商环境。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条例规定,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释放产能,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明确责任分工,尽快开展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建立健全产业上下游协同创新体系,健全完善公职人员工业素养提升机制,加快建立全市统一的企业普惠政策平台,激励各级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大胆探索创新;要广泛宣传发动,强化监督保障,形成集中、持续、有效的舆论宣传氛围,营造学习条例、践行条例的良好社会氛围。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