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孙龙涛 孙悦)近日,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成功完成一例腹腔镜下结肠恶性肿瘤切除术。相较于以往的开放性手术,腹腔镜下结肠癌手术难度高,但手术创伤更小,患者恢复快,手术效果更好。
据了解,患者为70岁老年女性,因大便次数增多、便血6月余,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近几个月症状明显加重,转入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由普外科主任苏宝飞主刀,为患者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术。
术中发现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较严重,涉及血管较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肝脏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这对于手术者的手术经验有很高的要求。在手术团队的紧密配合下,用时2.5小时手术圆满完成。
目前患者正处于术后恢复阶段,各项检查指标情况良好。苏宝飞介绍,由于老年人的敏感性较差,且常忍耐轻微不适症状,容易忽视早期肠癌的征兆,出现便秘又往往自行购买通便药物服用,从而贻误治疗时机。因此,老年人要定期体检,每1至2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导致结肠癌发生的因素可归纳为不良饮食习惯、肠道细菌等环境因素;基因变异、腺瘤、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内在原因。目前,临床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结肠癌发生高危人群为年龄在40岁以上,有以下任一表现者:父母、子女、亲兄弟姐妹有结肠癌史者;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者;大便隐血实验阳性者;以下五种表现中具有2项以上者:粘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