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苏莹
■泰山茶乡——省庄镇小津口村的高标准茶园。通讯员供图
今年以来,泰山区省庄镇小津口村立足山村实际,放大茶产业优势,以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集体增收为原则,用好“强村公司”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两把金钥匙,打造“泰山茶乡”特色山村,走出了一条茶旅融合致富路。
产业为基,扩大规模谋发展。该村党支部立足茶产业资源优势,按照“合作社+村办企业+茶农”的发展模式,依托“津口女儿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统一引进6个优质品种,定期聘请山东农业大学茶学院、林科院专家对党员和茶叶种植户进行专业培训,让党员先成为茶叶种植管理的“行家里手”。借助村级领办的津口女儿茶厂,打造种、炒、销产业链条,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可增收30万元。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注册商标品牌,将产品推广到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
资源为本,三产融合增活力。该村借助北部山区共同富裕先行区打造契机,大力发展休闲特色农业。在种植方面,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栽植、统一供种、统一标准、统一技术;在制作方面,通过精深加工,形成主产品、衍生品等共存的完整产品体系;在体验方面,通过炒茶体验、茶加工线参观让游客感受传统与现代技术的碰撞,与龅牙兔培训机构合作,做活茶文化茶产业研学旅游,打造“第二课堂”,让学生亲自体验采茶、炒茶、包装、品茶的全过程,所炒茶叶通过检验标准后,可以自行带走,进一步普及茶知识、弘扬茶文化。
品牌为翼,乘势而上助振兴。该村强抓市区镇大力发展泰山茶产业机遇,发展高标准茶园2000亩,推进种植基地生态化、标准化和精细化建设,形成“一环一路一面”的产业格局。将产业发展与“三个能力”提升行动同步推进,按照“一廊一片一带”布局,新打造茶产业链党建联盟阵地,串起“协同链”、放大“优势链”。投入1700万元打造3.6公里的女儿湖环湖路,投资3600万修建4.3公里防火通道,投资2000万元建设3.8公里村主干道升级改造工程,叫响“泰山脚下,茶旅驿站”,力求年底前让小津口村真正成为集就餐、采摘、体验、游玩、研学、住宿为一体的生态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