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规划3处旅游集散中心
2023全省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工作会议在肥城召开
推动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留住人才要多下细功夫
用信仰之光照耀新征程
让暖“新”行动更暖更贴心
我市努力构建“市级多品类+区域单品类”农产品品牌培育体系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3年7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质量、树形象、育龙头
我市努力构建“市级多品类+区域单品类”农产品品牌培育体系

 

本报7月20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杨丽宁)今天,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农产品品牌建设”新闻发布会。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培育了泰山茶、泰山板栗、肥城桃、宁阳大枣等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品牌是农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农业强国的重要标志。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抓手,已经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要求。为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发挥品牌集聚效应,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泰好吃”全市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综合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战略,这对我市全面开启农产品品牌建设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也折射出我市积极推进以农产品品牌建设助推农业强市建设的铿锵步伐。

质量是品牌发展的基础。我市强化“质量是品牌的基石”理念,严格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促进品牌质量保证与诚信体系建设,构建起全覆盖、无死角的质量监管网络,让优质、安全成为泰安农业品牌的基因。同时,我市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创建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起涵盖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标识等全产业链的“泰安标准”,做优、做精、做特泰安农产品,以高品质彰显品牌的差异化和独特性,以高标准确保品牌的稳定性,提高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在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过程中,我市深挖乡土产品,树立特色品牌形象。立足于泰山独有的产地气候环境和深厚的农耕文化,我市积极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其间,我市积极引导各县(市、区)依托不同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培育一批独具特色、承载文化内涵的乡土特色产品;把品牌建设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结合起来,按照“创建特优区和塑造区域公用品牌结合”的思路,继续做好推动泰山茶、肥城桃、泰山板栗等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的大文章。

打造品牌建设样板,培育龙头企业是关键。我市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品牌培育中的主导作用,以龙头企业群体带动品牌化建设,以品牌化建设壮大龙头企业群体。对有生产基础、自主品牌和产品优势的企业,我市重点加以引导,支持企业积极创建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同时,我市鼓励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和基地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和规模化种养业,引导合作社和基地农户整合资源,深度开发特色农产品,积极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培育更多农产品品牌创建主体。

为扩大传播声量,我市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加强农产品品牌公益宣传,讲好农耕故事,将区域特色、民俗特色文化内涵融入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山东省品牌农产品推介会等高规格展会和网络营销,全方位、多层次、持续性地宣传推介品牌农产品,提高品牌农产品的认知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进而带动提高全市农业的整体影响力。

据悉,接下来,我市将努力构建“市级多品类+区域单品类”协同发展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体系,推动我市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全力建设农业强市。

 
3上一篇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