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银行服务大厅办理业务。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苏婷 摄
上半年,全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40.1%,增幅居全省第5位,金融对制造企业增产扩能的支持力度大幅提升。
保障资金供给、加强政策引导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壮大
从托举大项目、大工程,到支持小企业、小农户,金融“活水”如何有效“输送”,助力高质量发展?
建立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是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有效传导的重要保障,而这背后得益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强力支撑。
“上半年,我们延续实施‘央行资金+普惠金融’助企惠民工程,创新推进‘央行资金惠万企’计划,加强金融、财政、产业政策协同赋能,运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阶段性减息支持工具等政策工具,累计发放奖补资金1.6亿元,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工具提供低成本央行资金60.5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小微市场主体的信贷投放,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韩伟表示。
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泰安市中心支行组织全市金融机构扎实开展乡村振兴“金融护航”行动,联合农业农村、财政等市级相关部门持续推广“兴农政策联结贷”,鼓励金融机构围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及林权等创新信贷产品,将农村新型产权变为可抵押的资产,加大对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倾斜力度,积极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泰安篇章”。上半年,全市涉农贷款增长13.4%,增幅居全省第4位。
实体兴则经济兴,实体强则经济强。在央行各类政策工具的激励引导下,我市各级金融部门充分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支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采取卓有成效的措施,通过精准“滴灌”,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企业增实力、添动力、减压力,“金融甘霖”润泽着全市经济发展的“万亩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