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19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徐文莉)户户挂家训、家家传美德。来到岱岳区天平街道板大山村,浓郁的家风气息扑面而来。近年来,板大山村从家风建设入手,深化文明村镇建设,引领全村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打造家风、家训、家规品牌阵地。
“全村六大姓氏48户,每家每户都在门口悬挂家训格言,以此传承家风家训,传播崇德向善、和谐和睦、尊老爱幼的正能量。”板大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永美说,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板大山村呼吁全体村民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坚持示范带动,释放“好家风”品牌效应,板大山村还打造了家风家训文化长廊,积极开展家庭建设活动,让优良的家风家教正能量进入每一户村民家中。
板大山村通过倡导诗书传家、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明事知礼等家风家教,组织开展寻找“最美家庭”、亲子阅读等主题活动,重温革命先辈的红色家风,生动讲述本地历史文化名人和典型模范人物的家风家教故事,引导广大家庭培养儿童爱国爱家的情感,帮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崇德向善、文明和谐成为每个家庭的时尚。
坚持信用建设,深化“好家风”移风易俗,板大山村坚持把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与倡导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深度融合,制定板大山村村规民约,签订丧事简办承诺书,提倡当日入葬,宴席操办标准每桌不超过300元,将村民移风易俗纳入信用体系评价,并将“星级文明户”和“美丽庭院”评选纳入道德评议会的评选范围,同时,评选出“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志愿家庭”“最美志愿标兵”“最美志愿者”等模范,让文明新风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