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依靠力量。企业工会组织是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完善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企业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对建立和谐稳定的企业劳动关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做好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应充分发挥其组织优势,优化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提高为职工服务与推进企业发展的能力。
深化思想认识
强化工会职责担当
一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新时代国内外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前所未有,人心向背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国有企业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与职工群众的关系最为密切,必须加强国有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职工群众,把职工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夯实党执政兴国的群众基础。二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党的决策部署转化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经常深入基层、深入职工群众中,倾听职工群众呼声、反映职工群众意愿,扎实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将党的关怀送到职工群众中去。为了让广大国企职工更加了解企业政策和职工权益,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工会网站、微信公众平台,设立告示栏、内刊等多种渠道加强信息传递。及时发布企业动态、政策解读等,提高信息的透明度,让职工感受到更多关心和重视。三要围绕国企中心任务,服务发展大局。职工群众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历史的创造者,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主体力量。国有企业工会组织要围绕建设目标规划,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主动融入企业发展大局,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为推动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力量。四要组织动员职工群众,充分激发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表彰模范典型、宣扬先进事迹,激励职工争做优秀员工。同时,组织学习交流会,让优秀职工分享经验和心得,为广大职工树立学习的榜样,在企业内部凝聚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创新引领发展
营造工会融洽氛围
一是把民主管理作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国有企业职工群众参与企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尊重职工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是职工群众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广泛开展创建企业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竞赛评选活动,扩大民主管理覆盖面,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向基层一线延伸,推动企业民主管理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助推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借力网络技术,积极开展活动。国有企业工会组织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网上工作活动平台,创新工会工作方式,实时在网络平台组织开展宣传教育、科学文化艺术知识普及、图书阅览等宣教活动,借助网络直播平台加强对职工群众的培训教育,提升职工群众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线下组织开展运动会、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职工群众生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弘扬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宣传塑造工匠精神,营造工会工作氛围。三是建立职工关怀机制。设立心理咨询、健康管理等服务,节假日组织走访慰问职工家庭、看望退休伤病职工,为职工提供关怀和支持,帮助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四是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组织环保活动、支援贫困地区,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益精神,增强职工的社会责任感,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完善制度机制
加大职工保障力度
一要加强职工培训和发展机制。定期进行职工培训,为职工提供持续的职业发展机会,有助于提升职工专业技能,增强职工综合素质,提高职工工作满意度,增强对企业组织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有助于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要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工会组织应将经费向企业基层、工会工作薄弱环节、工会工作繁重的地方倾斜,把更多经费直接用在职工群众身上,促进工会组织更好地把职工组织起来、把活动开展起来、把作用发挥出来,把广大职工群众的创造力凝聚到加快企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为企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三要优化薪酬福利制度。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合理设定薪酬福利水平,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广运用“一样本两指引”,进一步加强基层集体协商工作保障。积极围绕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开展集体协商,提高技术工人薪酬待遇。四要加强督查考核。加强员工参与决策机制,建立员工代表制度,促使职工参与决策,提升职工的参与度和归属感。针对涉及广大职工群众利益、诉求等方面的重大事项,应加大督查督办工作力度,确保解决职工诉求、维护职工权益、激发职工群众干事创业等工作落地见效。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国企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面对新形势,工会工作者应通过思想宣传、开展活动、完善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努力,进一步提升职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质量,切实增强职工的工作动力和凝聚力,推动国有企业积极健康高质量发展。
□泰安市泰山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