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创优“船舶证书 换发就地办”新模式
完善应急管理治理体系 全面提升治理能力
红白理事会“理”出文明新风
果蔬飘香产业旺 农民生活有点甜
外来女婿成乡村振兴带头人
重点任务实现突破 各项指标再创新高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7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泰安好人”黄平新
外来女婿成乡村振兴带头人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文 隋翔/图

平坦宽阔的道路、整齐有序的高层民居、干净整洁的广场、清新明亮的花园绿地……走进泰山区徐家楼街道大官庄村,一个现代化的宜居村庄映入眼帘。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道路坑洼、房屋破旧的样子。巨大的改变离不开一个外乡人的努力,他就是大官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平新,一名来自安徽淮北的外地女婿。

“我1984年到泰安当兵,娶了大官庄村的媳妇,后来又在泰安创业,从没想过会在泰安干上村支书。”黄平新告诉记者,他于2014年参加大官庄村换届选举,并以一名外地人的身份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当选后,黄平新把企业交给妻子打理,迅速扑下身子开展工作。为了推进棚改顺利进行,他带领村“两委”成员大力宣传棚改政策,挨家挨户发放明白纸,做动员工作。2015年5月,大官庄村拆迁工作全面启动,黄平新以身作则,首先拆掉自己的厂房与岳父的房子,村里的党员干部也带头拆迁。在他们带动下,398户村民房屋、14万平方米违建在33天里全部拆除。

为了让村民早日住上楼房,黄平新盯靠建筑工地。2年4个月后,大官庄村整体回迁,村民在崭新的楼房里度过了2018年的春节。真心换真情,黄平新的努力赢得了村民的信任,被亲切地称为“好女婿书记”。

顺利回迁后,让村民有事干、有钱赚,提高村集体收入,成为黄平新努力的新方向。根据大官庄村的实际情况,黄平新和村“两委”协商后,充分挖掘村里发展空间,确定了农业、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路子。

利用土地优势,大官庄村腾空150亩土地,用于发展设施农业特色种植园,走特色农业种植的路子,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将土地承包给25户村民,村集体当年实现增收15万元。同时,村“两委”对上争取180万元,建设现代化智能温室8座,解决了25户贫困群众扶贫资金的发放问题,并解决就业100余人,为集体创收50万元以上。在工业方面,大官庄村引进低耗能、污染少的企业旭德光伏工业园,吸引十几家企业入驻园区,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0多万元。

旧村改造后,大官庄村村民人均得到15平方米、总计2.2万平方米的商业沿街楼。在黄平新和村“两委”成员的努力下,通过招商引资,引入20多家超市、药店、家具店、培训机构等,解决村民就业100余人,增加集体收入150万元以上。

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村民也逐渐享受到了发展的红利,除了每人每年固定分红,村里还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购买了医疗险、意外险,村集体出钱补贴物业费、垃圾清运费、公共用电费等,为村民减负。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项项基础设施渐次完善,出村柏油路、进村小花园是如今大官庄村的真实写照。

“既然群众选择了我,我就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带领大家继续为建设美丽、富足的村庄奋斗。”黄平新笑着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