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船舶防污设备规范运行专项整治。通讯员供图
本报7月6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曹一秀)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市交通运输局港航铁路机场服务中心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全过程,综合运用多种服务手段,推进船舶防污染全流程链条式治理,为泰安航运增添一抹新绿。
市交通运输局港航铁路机场服务中心坚持“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工作原则,认真落实《泰安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试行)》,成立水路交通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工作规则,明确防污染职责。“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船舶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部署,上半年召开污染防治专题会议3次,重点研究船舶防污设备专项整治、船舶防污染动态监管机制、船舶污染事故应急能力提升等事项,真正把环保责任扛在肩上。”市交通运输局港航铁路机场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董辰宏介绍。
我市具备经营资质的58艘货船,属于在京杭运河干支流进行货物运输的干散货船。针对这部分船舶,该中心积极对上争取资金80余万元,为货船加装了生活污水收集装置和监控设备,能够准确显示污染物储存数量,及时提醒船舶送交污染物。为了方便船舶送交污染物,该中心又申请市级财政资金20余万元,开发船舶污染物联单监管平台,依托港口配备的智能垃圾柜、智能污水接收车等硬件设施,船员用手机扫码就能自助交付污染物,实现了交付时间地点、污染物种类数量等信息实时精准上传,提高了船舶污染物接收效率,增强了船员践行环保理念的积极性。
该中心编制了《泰安市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水域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坚持每年开展船舶溢油应急演练,模拟货船因故障导致溢油,交通主管部门接到报告立即启动响应预案,派出公务船艇向受污水面布设围油栏、投放吸油毡围控和回收溢油,演练为应急能力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我们共采购围油栏870米、吸油毡1100公斤,进一步充实了应急物资库,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水上交通应急体系逐步建立。”市交通运输局港航铁路机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