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6月28日讯(通讯员 冉琪)近日,老城街道尚质居旧址伴随着收割机隆隆的轰鸣声,一个个圆润饱满、个大鲜亮的土豆铺满了田间地垄,村民们热火朝天地将土豆分拣、装袋、装车……一颗颗均匀而饱满的金黄土豆化身为群众增收的“金豆子”。
“我们种植的土豆富含胡萝卜素和膳食纤维,而且钾含量较高,其富含的胡萝卜素是一种较好的天然抗氧化剂,对于有心脏问题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等人群非常有益”。尚质居党支部书记尹衍东向记者介绍,“为了提高土豆产量,我们还引进了先进的田间管理技术,有技术员作指导,种出来的土豆个头大不空心、颜色好,淀粉含量高,其口感相当不错,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
据了解,尚质居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合作社地处传统农业种植区,区域内无污染企业且无污染史的优势,流转土地60余亩,投资30万元,引进贵州新创品科技有限公司的“洋芋富硒胡萝卜素”土豆进行种植,每亩产量达3000余公斤,预计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带动20余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持续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老城街道始终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因需施策,科学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同时,通过“一村一品”建设,将党支部创办合作社优势与农业、农机优势相结合,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走出一条“产业发展促增收”的新路子,实现抱团致富、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