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疾控系统实验室 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奋力谱写新时代泰安水利 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实战化演练 检验应急处置真功夫
燃气安全记心间 不让厨房变“火房”
八段锦教学进社区 点燃居民健身热情
“大棚书记”带头奏响富民强村曲
在家中也要防溺水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6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棚书记”带头奏响富民强村曲

 

仲夏时节的东平县梯门镇神救山佳木秀而繁阴,山下一栋栋大棚里,光滑饱满的紫光圆茄挂满枝头,贝贝南瓜称重装车,甜王西瓜踏上前往市场的路途。这是梯门镇东沟流村党支部书记武传柱的大棚,从冬末的种苗移栽,到夏初开始的持续性丰收,从未停止忙碌的他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大棚书记”。

“今年紫光圆茄卖得很好,一个大棚已经产了5000多公斤,最贵的门茄能卖到每公斤4元以上。每天镇上的代办都打电话催我下茄子,早上摘完装车的茄子,第二天中午就在市场卖完了。”武传柱一边给茄子称重一边笑着说。

去年以来,梯门镇全力推动特色农业全域发展,为了打消群众的顾虑,武传柱带头示范,承包了7个大棚,一头扎进了果蔬种植中。在秋季紫光圆茄试种植中,武传柱抱着果实越大越好的传统思想,等茄子长到1公斤重时才肯卖。而精品圆茄单个重量为0.4至0.5公斤,这让他错过了最佳销售价格。思变求进,当镇上再次组织外出学习时,武传柱第一个报名,带着问题去学习,不仅学习如何种出好茄子,还注重在市场学习圆茄的经营模式。什么时候卖最合适、如何分类售卖获得最佳效益,这些都被他一一记录下来。

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今年春季种植过程中,武传柱的紫光圆茄迎来了突破性变化,不仅产量翻番,而且销量暴增,每天都有从东沟流村出发的货车拉着紫光圆茄开往省内外市场。“这里的紫光圆茄色泽紫黑锃亮,在市场上反馈特别好。只要卖完了,我就来武书记这里拉新的,都不记得来了多少趟了,武书记这里的茄子个头整齐、品质高,我卖得特别安心,市场上都是回头客。”来自河北的客商对武传柱的紫光圆茄评价极高。

“种大棚就得多琢磨、多学习,琢磨得多了也就有了门道,今年我又尝试种植了贝贝南瓜和西瓜,效益也不错,但是我觉得还有进步的空间。”特色农业全域发展过程中,武传柱没有因紫光圆茄的良好效益而停下脚步,为了种好贝贝南瓜,他开着车、拿着卷尺去兄弟乡镇学习,进大棚问管理、量株距,拿着计算器算效益。“我这季贝贝南瓜比人家种得稀,虽然质量挺好,但是产量上不去还是会直接影响效益,秋天我准备改变一下行距和株距,看看最终产量效果。”武传柱说。

在梯门镇,像武传柱一样的“大棚书记”还有很多,他们带动了一批大棚主和新农人投身特色农业,奏响了富民强村曲。

■武传柱在大棚内查看紫光圆茄长势。通讯员供图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