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视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绘就“诗与远方”新画卷
  
  版面导航    
2023年6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泰山+”文旅资源串珠成链 “文旅+”业态创新融合
绘就“诗与远方”新画卷

 

盛夏时节,泰汶大地风景如画,游客络绎不绝。不远处,五岳之首的泰山上树木葱郁,在碧蓝如洗的天空映衬下平添几分秀丽;在眼前,城区的道路上布满了斑驳的阳光,充满着生机与希望。如何利用本地文旅资源优势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泰安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去年初泰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六大重点任务之一。作为“2023美丽中国首选旅游目的地”,近年来,泰安市高度重视文化旅游工作,全面推进“泰山+”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深入实施“文旅+”业态创新融合,高标准推进泰山文化“两创”,强化市场主体招引培育,着力提振文旅消费,全面促进文化旅游转型升级。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日前召开的泰安市文化旅游发展工作会议提出了坚持串珠成链、山城联动、全域融合、转型升级“十六字方针”。如果说泰山是一颗“钻石”,那么散落在泰城各个区域和泰安整个市域的景点宛如一颗颗“珍珠”。今年5月份以来,泰安以供应链思维推进“串珠成链”,充分发挥泰山景区龙头带动作用,突出整合优质旅游资源,把市内热度较高的景区景点与泰山景区建立起紧密联动关系,策划设计了登高、探源、静心、行远、灯火、风味、康养、洗礼8大主题和30条精品旅游推荐路线。各行各业树立大服务思想,立足主责主业,努力做好来泰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保障工作,打响了“泰安全域旅游”总体战。

6月16日,惠游套票产品启动线上售票,上线当天先行试点推出8条推荐线路,着力为游客提供更实惠、更优质的服务。“6月19日线上版面、套票价格及串联路线调整优化后,截至6月24日16时共售出1773张套票。据初步预算,通过套票售出,泰山景区带动18家热点景区、旅游区实现游客引流6120人次。”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道。

“我和朋友两个人来爬泰山,正好赶上‘中国旅游日’的活动。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非遗产品,准备在泰安游玩时尝一尝当地美食,希望我们有个愉快的旅程。”在2023年“中国旅游日”山东省(泰安)分会场活动现场,济南游客王路平充满期待地说。像这样的节事活动在泰安还有许多,今年,泰安通过举办各类节事活动积势聚气、开拓市场、引客入泰,先后举办2023年“5·19中国旅游日”山东省分会场等各类文旅活动5500余场次,推进文旅品牌打响做靓。

为了留住游客的脚步,泰安抓住产业转型升级,把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作为拉动资源开发、增强竞争力的突破口,引进中信陕旅、鲁商集团等企业,投资建设一批高端项目和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丰富优质产品供给增强全域旅游吸引力。不仅如此,泰安还实施“文旅+”行动,形成“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工业”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新局面。目前,全市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重点村4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发展试点、示范基地各1个,山东省精品文旅名镇(乡村旅游重点镇)3个,岱岳区新入选2022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先进县,东平县成功创建第四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做大做强文旅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泰安文旅系统将增强推动泰安文旅二次创业、再创辉煌的信心和决心,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景区景点的项目策划、改造提升、转型升级上,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把泰安文旅特色名片擦得更亮。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张芮

九女峰《故乡的月》演出现场。

《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实景演出现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泰山天街山花盛开。

本版图片由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陈阳 通讯员 陈爱国 张欢 刘春莲 摄

大宋不夜城夜景。

市民和游客在泰安老街游玩。

游客在泰山石敢当文化园体验游乐项目。

游客在非遗购物节选购产品。

游客在新泰市羊流镇泰山·百合和园拍照留念。

风光壮丽的岱顶。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