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泰山区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暨泰汶城市广场品牌战略发布会召开
夏日经济再升温 流光溢彩添活力
首次市管干部集体荣誉退休仪式举行
实体经济稳站C位 绿色低碳融入发展
2023年“科创中国”专利信息 创新应用大赛(山东专场)在泰颁奖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会 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召开
用心用情解决居民“急难愁盼”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6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上接01版)全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争创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示范样本;推动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双赋能”,加快构建具有泰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用能管理,推进能耗强度、煤炭消费持续下降;编制出台《泰安市碳达峰工作方案》,组织工业、建筑、能源、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制定具体方案,争创碳达峰试点;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使泰安的生态产品可标识、可计量,率先推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基地……种种有力而精准的举措,不断推动我市绿色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抓牢绿色项目建设

助推工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在肥城经济开发区,中储国能30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在储能阶段,利用电网富余电力驱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对空气进行加压储存到地下盐穴,完成由电能向势能的转化,当电力紧张时释放高压空气,推动膨胀机进行发电,对电网进行调峰,实现调度。”中国储能(山东)电力能源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侯虎灿说,这种储能方式能源转换率达到70%以上,整个过程没有碳排放。

“综合开发利用盐穴,就是绿色低碳发展,就是向着高质量发展。”肥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栋说,目前,中电建、中能建、华能等央企和国企相继进驻肥城,落地产业链项目6个,年内还将有6个项目签约,12个项目总投资达到260.5亿元,肥城市被确定为“鲁中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重点区”。此外,我市立足优势,大力发展抽水蓄能产业。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建设,总装机180万千瓦,计划年底完成投资5亿元,力争4年内实现首台机组发电。发展多元储能,突出电化学储能,泰山新能源300MW/600MWh、协合宁阳200MW/400MWh储能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一个个落地的新项目,孕育着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处处产业的新布局,积蓄着产业聚集发展的蓬勃力量。

激活绿色动能

打造工业发展“新引擎”

绿色,是泰安的底色,也是泰安工业努力追逐的特色。近日,工信部公示了第七批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名单,市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链上企业肥城联谊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成为山东省唯一一家上榜企业。据了解,肥城联谊工程塑料有限公司将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融入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同时,利用华为云数字全过程管理平台,通过对主要用电设备进行监测,实时掌握企业能源的流向、分配、利用情况,实现用能平衡分析,在产量同比增加15%的情况下,综合能耗降低了22.4%。目前,企业已建成5.5MW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站项目,年发电量550万千瓦时,实现全年绿色用电500万千瓦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提升”。

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是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我市坚持“点、链、面”创新协同,突出产业链技改提级和重大技改项目推进两大重点,建立分层包保机制、做优政策服务牵引、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力以赴推动工业技改投资和制造业技改投资持续保持高速增长。1至5月份,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5%,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5.2%,增速均列全省第一位。

数字经济是一片新蓝海,是时代的前沿,也深刻影响着泰安的未来。为助力企业跟上时代发展,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全面提速,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加快实施“培基、固本、强链、育群”工程,分级分类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肥城市借力华为“上网”,赋能工业发展,建成全省首个县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设立不低于5000万元的工业互联网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数字化改造项目给予全额财政补助。数字宁阳(华为)赋能中心是全国首个与华为合作建设的县级赋能中心,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载体,链接了全县23家企业入驻运行,有效带动了宁阳数字化转型整体步伐。整合宁阳县产业转型需求,培树20个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为宁阳数字经济注入创造活力。

眼下,泰山脚下的工业企业正在掀起一股技术改造热潮,全市工业发展提速、量质齐升的势头更加明显。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聚焦新型工业化一个中心,统筹创新引领和数字化转型双轮驱动,大力实施运行提效、技改转型、数字赋能、对上争取、绿色升级、能力提升六大行动。

如今,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市经济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也持续向好。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泰安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质量指标均同比大幅改善。此外,我市积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鼓励企业走绿色集约之路。我市在建材、机械、化工、纺织等重点行业,围绕节能、节水、减排等内容,积极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促进企业绿色发展。截至去年,我市已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4家、省级绿色工厂12家,国家级绿色园区2家。

长风破浪,未来可期。随着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的全面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加速落地,省会经济圈一体化、济泰同城化的深入推进,泰安的先天禀赋和后天优势将日益凸显,新旧动能转换强劲势能将日益积聚。我市将加速落地一批一锤定音的绿色重大项目,着力培育一批顶天立地的产业集群和重点企业,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