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规范医疗保险缴费行为 维护参保职工合法权益
石榴花越开越旺 日子越过越红火
泰山区“红领巾宣讲团”开讲
占道晒粮隐患多 交警巡逻劝导忙
山岭上有一片守望的云
垃圾分类 寄学于景
明堂河畔飞来一只粉红胸鹨
用爱与奉献浇灌美丽人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6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岭上有一片守望的云
——记自主创业、绿化荒山的李云
 

□通讯员 刘群英

每天清晨,李云都会站在位于化马湾乡的石家岭生物多样性农场最高处,看着眼前渐渐长高、茂密的树,听着远处传来的雄鸡报晓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李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就是能在一个属于自己的山清水秀的地方美美地睡一觉、做一个清凉的梦……为了这一天,她始终等待着。

“我原来在企业做工程。2014年我在为企业寻找光伏发电基地时,偶然发现了这片山岭。由于企业认为这片山岭作基地不合适,我便有了包下山岭搞农场的想法。”李云说。

“据当地老百姓说,这片山岭已经撂荒了十几年,除了杂草,没有一棵像样的树。”李云一边介绍,一边翻出手机里最初这片山岭的照片。

“撂荒了十几年的偏远山岭,土壤一定是天然、无公害的。搞绿色农业,这样的山岭最合适。”说到这里,李玲很为当初的选择得意。

说干就干。李云从下决心到与当地政府签订承包合同,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2015年1月1日,占地500多亩的石家岭生物多样性农场挂牌成立。

李云把绿化荒山确定为第一件大事,先后买了苹果、桃、杏、梨、枣、山楂、猕猴桃等十几种果树苗种下,同时又栽种了黄瓜、西红柿等十几种蔬菜。李云要求工人,凡是山上长出的花花草草,非必须都不能拔掉,做到真正的生物多样性。就这样,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李云让荒山先绿了起来,鸟、青蛙、蛇、刺猬等也一下多了起来。

当问起农场里现在有多少棵树、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时,李云笑了:“我还真没有统计过,但能为国家多绿化几座荒山,能让百姓眼前多一些绿色,我也就满足了。”

保持绿色,关键是灌溉。在荒山野岭上解决灌溉问题,就必须打井。说起打井一事,李云颇为感慨:“我对打井一窍不通,也不知道如何确定井位,看到一个野草茂盛的草窝窝,就找来了打井队。井打到一半,打井队跟我说就算打不出水,也要交够3万多元的打井费。我没办法,就去找当地的老人请教,老人告诉我,我瞎蒙的井位早年水量很大,这才让我放下心来。”

李云说,在办农场的过程中,当地百姓给了她很多帮助,她要办好农场,造福当地百姓,为美丽乡村建设出一点微薄之力。

在绿了荒山、确定了水源之后,如何让农场可持续发展,成为李云思考最多的问题。

“我觉得我这个人挺有福的,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有贵人相助。”李云说。

2015年,李云认识了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刘玉升,并将刘教授的循环农业项目运用到农场的管理中,引进了姬岩垂草种植和秸秆虫养殖。姬岩垂草原产于秘鲁,“疯长”是它最鲜明的特点,触地生根、不留缝隙,让其他杂草很难有生长空间。一到5月份,姬岩垂草开的小花可以还可以吸引一部分天敌昆虫,治理害虫就不用愁了。

以草引虫,以虫治虫。少了农药的侵蚀,各种果子绿色生长、自然掉落,掉落的果子成了林下鸡鸭的美食,鸡鸭的粪便混合农作物秸秆、蔬菜秧蔓、食用菌糠发酵后又可用于秸秆虫的养殖,而秸秆虫所产生的肥料又可用于植物施肥。循环农业真正做到了绿色、纯天然。

就这样,李云坚持“树—菜—菌—虫—畜禽”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将农业生产、生活与生态相结合,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生动诠释了现代生态农业的新概念,使农场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9个年头了。”李云搓着满是老茧的手感叹道:“9年来,吃了多少苦只有我知道。我一直坚持以农场养农场,虽然没有赚到多少钱,但内心很平静。我在为自己心中的梦想坚守着。”

看着在自己不懈努力和众人帮助下渐渐走上正轨的农场,李云很清醒:“我不会去贪大求全、盲目扩张,我要老老实实地把山岭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农场,去辐射周边,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

李云还有一个愿望:“如果每个有意愿且有能力的人都能去绿化一座荒山、一片丘陵,我们的国家就会成为鸟语花香的大花园,乡村振兴的目标就能更快实现。”

如今的石家岭,绿树成荫,芳草萋萋,蛙鸣鸟语,鸡犬相闻……李云用她的辛勤汗水,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在这里得到了生动诠释。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