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抖音”撬动宣传新引擎 推动构建泰安公安宣传新格局
登高望远立壮志 奋力争先建新功
烟雨笼青山 景色如墨染
强化金融赋能 扎实做好要素保障工作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5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强化金融赋能 扎实做好要素保障工作

 

本报5月29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苏婷)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今年以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依托“金融助力·益企惠民”服务品牌创建,进一步畅通金融血脉,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浇注金融活水,工业贷款较年初增加79.89亿元,增长8.68%,高于全市贷款增速2.3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传统产业提质升级的重要保障。泰安科鼎特工贸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被称为海底“生命线”的脐带缆(脐带缆在海洋科考、海洋工程、海洋绿色能源开发、海洋牧场等领域应用广泛),今年年初,公司计划将产品转型升级,全部实现智能化生产,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资金如何到位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关键。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推动政策供给靠前发力、精准服务,紧扣服务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重大战略,紧盯纾困解难、创新创业、技改扩规、要素保障、上市融资等重点领域,围绕促进企业经营发展,制定出台“金融16条”等12个靶向金融政策,形成强有力的政策体系支撑。“目前我们公司的产能是2.5万吨,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我们计划对生产线和产品进行改造升级,需要大量的资金。”正在泰安科鼎特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清水一筹莫展之际,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联系了地方银行的支持,给企业拨放了5000万元的贷款。有了“金融活水”的支持,宋清水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这样我们生产能力的提升就有了资金保障,完成后,预计年产能将会达到3.5万吨。”

在服务模式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积极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当好企业的“娘家人”。构建“一环两链”服务体系,强化需求导向,梳理掌握企业全生命周期环,精准聚焦产业链、供应链“保供企业、核心企业”的现实融资需要,引导驻泰银行推出153个担保灵活、期限多样、类型丰富的“强工贷”信贷产品,切实满足4654家企业、403.91亿元的资金需求。同时,积极完善“双点辐射”服务网络。一方面,鼓励银行机构设立社区支行,增设终端服务设施,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另一方面,设立“金融驿站”,针对普惠型中小微企业实施网格化对接服务模式,推动普惠金融扩面增量,全力打造普惠金融“一刻钟”服务圈。全市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占比较年初提高0.75个百分点。

“政策精准有力,企业发展才更有活力。相对而言,今年制定出台的12个靶向金融政策更精准、更有力,既结合上级有关要求,也体现泰安实际,尤其是加大与省级银行机构的深度合作,开展‘省级银行行长泰安行活动’,成果显著。目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已与5家省级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3年,将向我市提供不少于3000亿元的意向信用支持,其中1600亿元用于重点支持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实施。”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加强对企业政策辅导,释放政策叠加效应;进一步强化需求导向,梳理掌握企业全生命周期环,精准聚焦产业链、供应链“保供企业、核心企业”的现实融资需要,建立“链长行”制度,不断为企业发展提供金融动能。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