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23日讯(通讯员 刘春进 董方舟)近日,在岱岳区道朗镇城子寨村,今年春天栽植的猕猴桃树长势喜人,村民们乐在心里。这些成果得益于党建引导下的“为民协商”制度。 城子寨村内闲置土地较多,既影响村容村貌,又浪费土地资源。为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城子寨村“两委”积极到济南考察学习猕猴桃种植技术,结合该村实际情况,将“城子寨村整治闲置土地”作为议题,制定实施方案,在征求广大村民的意见后,提交“为民协商”议事会研究讨论。 在“为民协商”议事会上,议事会成员逐一发表意见,表示非常支持对该村大街两旁、河沟两边的20亩闲置土地进行整合并种植猕猴桃。 会后,城子寨村“两委”立即行动,投资10万余元统一栽植猕猴桃。种植完成后,预计平均一亩地产2500公斤猕猴桃,平均年增收可达30余万元。 栽植猕猴桃后,该村街道两边不再是杂草从生,村庄旧貌换新颜。通过“为民协商”制度,该村“盘活”了闲置土地,带动了产业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美化了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