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肥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实实在在品质锁定新客户
孙伯镇探寻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径
泰安唯一“全国最美农家书屋”花落肥城
肥城高新区依法促进 劳企双方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肥城市部署开展 法治领域四项评选活动
肥城市市场监管局开展 医疗美容机构合同行为监督检查
种植技术送地头 爱心助农促振兴
数字农业为肥城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加强道路养护 保障安全畅通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5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字农业为肥城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通讯员 纪宗玉 宋明志

近日,在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肥城市桃园镇康顿智慧农业产业园联合山东大学自主研发的桃园智能巡检机器人亮相数字乡村成果展厅,展示了肥城作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以来取得的成效,引得参展观众纷纷驻足拍照。

“此机器人作为一种多用途作业平台,配有履带式底盘,通过激光雷达和GPS装置实现自主定位和导航,自动规划巡检路线,并能够灵活躲避动态障碍物。”康顿智慧农业负责人孙宇勇说。

桃园镇因境内盛产肥城桃而得名,如何实现桃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桃园镇势在必行。

桃园镇引进康顿农业、正大果业、桃都果业等5家农业企业和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果树研究所3家科研技术机构,建成6000亩标准化果园。园区内设立120余处传感节点,结合智能巡检机器人,使得优果率由45%提升至80%以上,生长过程实现全检测。

在销售环节,建成肥城桃智能分选车间,引进全自动分选线3条,果实分选照“CT”,根据果品大小、色泽、糖度等数据进行智能分选,最高可分选为18个等级,实现肥城桃分级售卖。肥城桃售价由2元每斤提升至6元每个,产业综合效益大幅提升,品牌影响力也显著增强。

近年来,肥城市把数字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整合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大数据信息,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等领域加速应用。

走进边院镇汶阳田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基地,立在田间的农情监测传感器上,土壤水分、温度等信息一目了然,借助数字化技术能让农业种植更高效。

“‘泰安汶阳田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建立了一系列包括水肥一体化和微型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仪、虫情测报仪等内容的智慧农业系统,我们的农情监测站能根据气温、湿度、风速,判断出可能发生的灾害,提前发出预警。53个团队的专家教授在外地就能‘遥控指挥’种田。”边院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高凯说。

同样,在石横镇泉胜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数字农业监管平台上清楚地显示着各地块的种植情况,让人深刻地感受到数字农业所带来的便捷。

“我们与山东农大肥业合作,利用这个数字农业监管平台,坐在办公室里就能看到整个公司的生产情况,当前的天气如何、每一个地块种植的什么农作物,一目了然,十分方便。”石横镇泉胜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孙元荣指着数字农业监管平台说道。

肥城市积极建设数字平台,投入1亿元建设资金,采取国有公司控股投资方式,利用与华为公司合作开发的“数字底座”,以产业数字化为核心,整合全市涉农数字资源应用管理,建设融采集、监测、共享、分析、预测、预警、决策、服务为一体的“桃都慧农”数字平台,纳入农业大数据综合服务中心管理。依托该平台,开展涉农数据资源收集整理,建设以人口、资源、环境、生产、发展为核心的农业资源数据库,优化涉农政务档案数字化建设,为数字农业提供坚强有力的信息服务和数据支撑。

“数字化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节本又增效、越来越被广大农户认可。未来,我们将全域推进数字农业,打造出一批信息高度集成,经济效益高的新型数字农场,赋能农业,提速农业转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肥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继荣说。

近年来,肥城市大力发展数字农业,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昔日的“汗水农业”正变为高效高产的现代“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