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毛鑫磊
2022年,泰安市提出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的战略目标,确立13条重点产业链(集群),着力构建“441X”的现代产业新格局。为推动重点产业链(集群)稳链、强链、延链,人民银行泰安市中心支行将发展供应链金融作为重要抓手,完善政策制度,优化发展环境,深化银企对接,推动业务创新,持续提供金融新动能。
供应链金融是指从供应链产业链整体出发,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在真实交易背景下,构建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系统性的金融解决方案,以快速响应产业链上企业的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综合需求,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产业链各方价值。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可有效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对推动产业链完整稳定、提升整体运行效率、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和优化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保障+资金激励
供应链金融发展迎来好时机
良好的制度安排是保障供应链金融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据人民银行泰安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韩伟介绍,2020年9月,人民银行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对发展供应链金融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人民银行泰安市中心支行将发展供应链金融与助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紧密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制度设计,从央行资金、财政金融政策融合、信贷政策等方面推出多项优惠措施。“我们研究出台了《泰安市金融支持重点产业链发展“金链”行动工作方案》《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设置不低于15亿元的供应链金融再贷款再贴现专项引导额度,用于支持银行机构为产业链上企业发放贷款、提供贴现服务。”韩伟行长表示。
“我们本月申请办理3000万元供应链相关票据再贴现,下月预计申请办理5000万元以上,争取在上半年能把手中持有的相关票据全部办理再贴现,进一步降低我们行的资金成本。”笔者采访时,遇到某银行的工作人员正在办理供应链相关票据再贴现业务,“我们行是十几家产业链企业的主要经办银行,是几十家企业的服务专员银行,每月都能拿着这些企业在我们行办理的贴现来申请再贴现,有人民银行低成本的再贴现资金支持,我们还将进一步下调企业的贴现利率,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该工作人员补充说。
“此外,我们行年初还参与了供应链金融优秀机构的评选活动,虽然未能获得奖项,但我们今年会继续努力”,该工作人员继续介绍道:“现在省财政、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有政策,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确权金额和同比增速排前10名、商业汇票签发量和同比增速排前10名、年度签发供应链票据前20名的企业,以及建设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单位,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财政奖励,政策激励力度大,现在正是发展供应链金融最好的时候。”
产品创新+服务升级
供应链金融呈现“多点开花”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政策持续发力下,泰安市供应链金融“多点开花”,创新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层出不穷。
“我们的供货商很多、分布不集中,而且应付款项支付时间不固定,如果都使用现金进行支付,容易对我们自身的流动性产生较大影响,要是通过开具票据支付则要面临手续繁琐、票据认可范围受限等问题。”泰安市某大型连锁百货零售公司负责人表示,“泰安银行了解情况后,主动与我们取得联系,借助中企云链的电子付款承诺函‘云信’,成功为我们‘量身定制’出一套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将供货商持有的应收账款转化为可融资的金融服务,供货商申请后最快一天可获得资金,一下子就解决了困扰我们好几年的支付难题,帮助我们稳定了与上游供货商的合作关系。”
目前各个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中。“我们建筑企业最怕发包方不能按时支付账款。”某建筑企业的财务经理介绍,“以前我们是工程快结束时,就赶紧跟发包企业沟通,担心账款延期,现在我们通过兴业银行的‘E票贷’业务,无需进行质押,便可以在银行给核心企业核定的额度内及时融资,不占用发包企业的授信,发包企业配合得也挺积极,‘E票贷’真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国内对肉禽蛋的需求日益增加,仅依靠养殖企业自建养殖场难以满足,需要发挥出养殖户的优势。”新泰市某农牧公司负责人表示,“为此,我们准备建立从提供苗种和饲料,到进行防疫和技术指导,再到禽畜回收的养殖全链条,但由于养殖户缺少启动资金,在链条的第一步就犯了难。多亏新泰农商银行创新推出的‘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由我们为养殖户进行担保,新泰农商银行为养殖户提供最长3年期的信贷支持,帮农户跨过了缺钱这道坎。目前,我们已经与146户养殖户建立了合作关系,新泰农商银行累计提供贷款12.3亿元。”农牧公司负责人对银行开展的农业供应链融资业务给予了高度评价。
环境优化+平台运用
巧借金融基础设施“春风”
据韩伟介绍,自2023年《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实施以来,人民银行泰安市中心支行根据有关要求,督导银行机构、企业利用上海票据交易所商业汇票信息披露系统,及时、准确、完整地向社会公众披露票据承兑信息和承兑信用信息,持续优化票据市场信用环境。
“应收账款、动产和权利等是否会出现重复质押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去查验?”在一次座谈会上,有银行工作人员提出该问题。对此,人民银行泰安市中心支行给出了答案:“强化金融基础设施的运用”。据了解,近年来,人民银行泰安市中心支行不断引导全市金融机构通过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等规范登记信息,持续为供应链金融发展创造便利条件,让金融机构和企业更加放心、更加高效地办理供应链金融业务。
银企对接+经验推广
营造供应链金融发展良好氛围
“以前,我们行对供应链金融没概念,不知道该怎么创新,今天同行的经验交流打开了我们的思路、开拓了我们的视野,等回去后我们也准备试一试,实现供应链金融‘零’的突破。”在泰安市供应链金融工作推进会结束后,某银行信贷部门负责人一边收拾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一边向笔者介绍。
笔者了解到,2022年以来,类似这样的经验交流活动,人民银行泰安市中心支行已举办了10余次,组织金融顾问团到县、区开展座谈调研,与重点产业链企业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20余场次,有效搭起了金融机构和企业间沟通的桥梁,增强了银企互信,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悉,接下来,人民银行泰安市中心支行将按照泰安市委、市政府关于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持续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推动全市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快供应链金融发展步伐,加大对13条重点产业链(集群)的信贷投放力度,加强对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金融支持,为泰安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金融智慧,提供更坚实的金融要素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