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入选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名单
有形有感有效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泰山实践”
增强少先队员荣誉感、使命感
让城市文明绘就幸福泰安的最美底色
泰安市第37次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正式启动
我市公布2023年度第一批政务服务领域“揭榜挂帅”项目清单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5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掘泰山历史文化优势,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载体,市委统战部——
有形有感有效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泰山实践”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董文一 刘小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我们以前做民族工作,重点是扶持民族村发展经济,加大政策支持和帮扶力度,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现在,我们要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努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互嵌式、融合式发展,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市委统战部负责民族宗教工作的同志如是说。

根据最新统计,我市现有民族成分46个,少数民族7.66万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务院举办的历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表彰活动中,我市均获得奖项。更为重要的是,泰山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做好泰安的民族工作意义重大。

2022年以来,市委统战部联合泰山学院建立泰安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举办专题研讨会,承接省级重点研究课题,全力挖掘泰山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地位与作用。全市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展馆、示范展厅、文化馆廊等9处,1处被确定为山东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泰山景区探索“3124N”工作思路,全方位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泰山教育基地,相关做法得到中央统战部的肯定并被推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经济基础,我们着眼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在部分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区深入开展‘三区’示范创建活动。”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据了解,我市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产业集聚结合起来,在新泰市禹村镇创建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试点区,在泰山区省庄镇岳庄村、东孙村等6个民族村连片创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示范区,在肥城市凤凰村、升家庄村等7个回汉村连片创建乡村生态文明示范区。2022年,我市协调争取市级以上民族扶持资金2731万元,实施帮扶项目34个,有效推动了“三区”示范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我市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民族村及创建单位达到6个。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民族村创建工作现场观摩会均在我市召开。岱岳区、肥城市、泰山区先后成功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把数字化信息技术用到民族事务管理中,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途径。泰山区在全省率先研发民族事务智慧信息平台,采集更新城市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和问题诉求,遇到矛盾问题及时介入、协调化解;在线下推行“一个家园承载、一张网络覆盖、四种力量共治、五项机制联结”的“1145”工作法,有效提高了城市民族事务治理水平。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民族工作永恒的主题。我市以打造“红石榴”品牌为抓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六进”活动。2022年,我市又在全省率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部队,并分别在泰安城区和泰山景区开通“民族团结号”公交专线和旅游专线,命名了38处红石榴单位,有效拓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宣教平台。“泰山同心·石榴红”品牌,被省民宗委评为2022年度全省民族宗教工作十大品牌。

党的二十大鲜明提出了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做好新时代全市民族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聚焦“有型有感有效”的目标大胆探索实践,努力讲好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泰山故事”。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