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党建“双护理”工程动员部署会议召开。
医学技术系学生展示石膏牙雕刻技巧。
学生完成实习训练,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泰山护理职业学院不断突出党建引领,坚定不移落实从严治党要求,通过深入学习宣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强化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统战、意识形态等工作的领导,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工作。其中,学院着重加强党委班子自身建设,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带头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提高党委会议事决策能力,营造舒心共事、同心谋事、合力干事的良好氛围。
“动员广大党员和全体教职员工以加强党员党性护理、教师师德护理为抓手,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双高’院校奠定坚实的组织和作风保障。”黄正玉说。
4月12日,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党建“双护理”工程部署推进会议明确提出实施党建“双护理”工程,这是学院立足护理院校办学特色,借鉴护理工作悉心精心、珍视生命、守护健康的理念,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互融互促提出来的,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的重大举措。通过把党性锤炼和师德修养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属于学院自身特色的党建品牌。
优化专业布局 求优求新求特
专业建设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骨架”和基础。为克服学院升格后办学经验不足、专业设置少、医护类专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在专业布局上,学院制定了专业建设3年规划,围绕大健康需求,对接健康产业所涉及的医、药、护、技等服务业态,规划建设了护理、助产、药学、康复、医学技术、健康与管理六大专业群,并积极探索“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推动专业“冲本”,逐步形成医护特色专业体系。
在专业建设方面,学院新增加预防医学、放射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中医康复、老年保健管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10个专业,招生专业由建院之初的5个增加到15个,专业方向增加到10个,建成全国职业院校骨干专业2个、全省高等职业院校品牌专业群1个、全国“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7个,“护理康养高水平专业群”被评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护理专业教学创新团队获批2022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在2022年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发展水平考核中,学院护理、助产、药学、康复治疗技术4个专业均处全部参评专业的前列。
按照下一步发展计划,学院今年将启动院级专业资源库建设,并继续谋划、论证、申报中医学专业和针灸推拿等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构建专业梯队。
强化课程建设 唯准唯精唯实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离不开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泰山护理职业学院树立“大思政课”观念,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让教学育人更加全面有效。
学院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促进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近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公布了新一批入库资源,护理学院申报的护理类“移动护士站”“脑干解剖虚拟仿真实验技术”两个项目成功入驻平台。项目团队根据护理康养专业群的课程特点,分类探索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和护理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按照不同教学模式对虚拟仿真技术的要求,校企共同开发不同类型课程的仿真技术标准,帮助解决专业群理实一体化课程落地实施不深不透的问题,将学院的优秀资源推到平台,实现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为国家护理职业教育发展贡献力量,也为学院发展开创了新的机遇。
学院课程建设突出数字化特征,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去年《基础护理学》等9门在线精品课程已上线国家智慧职教平台,《正常人体功能》等7门课程立项为山东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3门课程被认定为2022年度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学院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形成涵盖73门课程、具有典型育人功能的思政案例资源373个,提高了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突出人才培养 定向定标定调
高职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泰山护理职业学院持续深化体质培优,狠抓师资力量提升、教学水平提升、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稳步做好招生工作。
“双百计划”“三群鼎立”“梯队培养”……近年来,泰山护理职业学院不断加强师资建设,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以保证育人高质量。实施百名博士硕士研究生、百名教授副教授“双百”计划,打造一流师资队伍。2019年以来,学院3年累计招聘、引进各类人才124人,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层次进一步优化。建立常态化职称评聘机制,学院正高级职称31人、副高级职称68人、中级职称130人,中高级职称占教职工总数比重达52.6%,形成了教授群、副教授群、讲师群“三群鼎立”格局。
按照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学院注重在实践教学上下大功夫、下足力气。今年,学院将加强实验实训室建设,启动老实验楼升级改造工程和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完成实验实训设备更新与升级,为各专业提供优质实验场所和设施。同时,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制定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运行机制和办法以及适应学徒培养的教学、管理制度,科学制定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国家劳动教育政策要求,开展中药“百草园”建设项目,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线上推介,“云端”招引,线下交流,精准对接。4月9日上午,“登高望远·就选泰安”泰山护理职业学院2023年春季校园双选会举行。双选会上,学院党委书记黄正玉、院长荆丽艳化身推介员,线上直播带人带岗,促进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精准对接,开启了一场就业招聘新式旅程。整场招聘会期间,60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对招聘岗位和条件、未来发展空间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为了对接信息化、数字化要求,学院今年新建设学生生涯教育中心,多方挖掘就业资源,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毕业生就业连年保持良好态势。近3年来,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3.56%,对口就业率达86.9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推进校城融合 共商共进共赢
深化校城融合、产教融合发展,奋力增创泰安科创新优势,近年来,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参与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学院认真学习贯彻全市科技创新暨校城融合大会精神,紧紧围绕服务泰安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学合作,积极与市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专班对接,选派学院优秀干部到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专班挂职学习,有效衔接教育链、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需求链,推动职业教育为产业发展增值赋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学院聚焦服务医药、医疗和康养产业发展,推动专业与产业对接。以提高专业布局与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契合度为指引,紧紧围绕全市医药、康养产业布局并新上专业。下一步,学院还计划新开设护理专业麻醉方向、药学检验等,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发展最新需求的高度契合;聚焦推动校企、院校协同发展,在实践中培养合格适用人才。
实现产业链与教育链深度融合,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先后与山东海天智能、鲁商集团鲁商教育控股、山东万佳宜康、泰智医学、漱玉平民大药房、鲁南制药、中航东星(北京)航空公司等企业集团开设了一系列订单班;紧紧围绕全市13条产业链中的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认真梳理产业链中的重点企业,加强与产业投资集团、医药产业园等集团公司、产业园区的沟通对接,积极融入产业链条;完善“学院、医院”合作机制,与市妇幼保健院、市立医院、市中医二院共建附属医院3家,与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等共建紧密型教学医院5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等64家综合性医院设立实习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省第二康复医院、泰安市肿瘤防治院合作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首批以2020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为试点,实施“1.5+0.5+1”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高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同时,学院聚焦产、教、学、研、用联动,搭建教科研创新转化平台。2021年7月,学院牵头发起成立山东省康养产教研联盟,发展联盟理事会机构70家,涵盖行业协会、高职院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康养领域和知名专家,并成功举办了全省首届康养产教研论坛,搭建起全省首个省级层面的康养产教研交流平台。
学院积极发挥人才、专业优势,积极推动与宝石花集团、泰安市医疗发展集团共建产业学院,联合实施GCP临床试验项目,与齐鲁医药学院开展专本贯通培养,筹建中国老年保健学会二级学会,加强与中科院智慧养老创新中心的对接合作,聚合人才、技术等要素,搭建医、研、企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协同创新中心,更好地赋能泰安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
统计显示,近3年来,学院毕业生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及医药卫生相关行业就业占比达到42.8%,其中留泰毕业生在医药卫生行业就业人数占留泰就业人数的67.8%。自1956年建校以来,学院已累计输出医护类人才105023人,其中建院10年来培养合格毕业生22178人。
春天的积淀,是为了夏天的火热。伴随职业教育发展的火热趋势,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将继续秉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出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朝着“双高”院校建设的目标大踏步迈进,不断用行动诠释新时代职业教育人的使命担当。
学院党委书记黄正玉在“登高望远·就选泰安”2023年春季校园双选会上线上直播推介毕业生和学院专业。
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荆丽艳在“登高望远·就选泰安”2023年春季校园双选会上重点介绍学院的专业特色和就业情况。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泰山护理职业学院主动把握职业教育发展大势,笃定高水平院校和高水平专业“双高”建设目标,不断强化内涵发展,激活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双提升,为泰安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注入新动力。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双高’建设是锻造学院核心竞争力的非常之举,更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谈及学院未来发展,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黄正玉信心满满。
笃定“双高”强建设 锻造核心竞争力 全力激活职教发展新动能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郭秋芝 通讯员 孟岳琳 巢晶
助产专业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训练习。
在职教周活动现场,护理系师生展示心肺复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