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栋
年届古稀的我,迷上了刷抖音。网红说,雅葱、马齿苋、附地菜是中国三大养生野菜。在农村长大的我,初看菜名,只知马齿苋、附地菜,另外一种不知其所云。
马齿苋,乡音“马生菜”,因叶似马齿而得名,为药食两用植物,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马齿苋性寒、味酸,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城乡人喜欢焯水后凉拌或做蒸包,岱下集市上一年四季都能买到。不同的是,春夏秋为鲜菜,冬天的是干菜。马齿苋有着永结同心的花语,叶片与花朵紧密相连,就像家人、爱人一样相依相偎。马齿苋顽强、坚韧,在最艰难的生存环境,也能发芽、开花、结子,繁衍生息。
去年盛夏,我随老年大学摄影班的同学到泰山采风,见一鹤发童颜老翁在石坪上晒焯过水的马齿苋,我向他讨教:“这马齿苋为啥叫马生菜?”“马怎么会生菜?”老翁捋着花白的胡子笑道,“你看,这晒得快干的马齿苋,弯弯曲曲、缠缠绕绕似麻线、像麻绳,所以咱庄户人家管它叫麻绳菜,而不是马生菜。”听罢,我顿开茅塞。
吃煎饼卷大葱长大的我,只知小葱、大葱和留种越冬的“羊角葱”,看到“雅葱”这名,一头雾水。仔细看抖音画面,我乐了,这中国三大养生野菜之一的雅葱,原来是俺山岭间荒坡上、石缝里长出的野草“离离嘴”,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
童年的记忆里,每当春风化雨时,雅葱便破土而出,刚露头的雅葱花骨朵,似蘑菇、如竹笋,好像一夜间便长拳头那么高,花未央,绿叶出,那花、那柄、那叶,酷似蒲公英,最为相似的还是它的种子,白绒绒的一团,我和小伙伴常拿在手中将其吹散,看谁吹得高、吹得远。春天,雅葱的根、叶、花,都可直接吃,采挖时断面有乳白色的汁液溢出,我爱吃那刚钻出地面的雅葱花骨朵,嚼起来黏黏的,比生吃蒲公英口感好多了。故乡的大厨,做鱼汤鸡汤时,放鲜雅葱提色、提味、去腥。清新爽口、鲜脆多汁的雅葱,已被吃腻了大鱼大肉的城乡人作为上等凉拌菜端上宴席。
附地菜,因贴着地面生长而得名,乡音“婆婆脚指甲”,我不喜欢它这懒婆娘裹脚布似的又臭又长的别名。附地菜药食同源,我爱用它炒肉丝、做鸡蛋汤,这种野菜去根洗净后,全株可食用,味道鲜美极了。附地菜,在故乡人眼里是野草,春夏秋和初冬都可采到。暮春的附地菜,绿绿的叶子,蓝莹莹的花,不管人是否欣赏,静静独开,暗暗传香,“五片小小的蓝花瓣围绕着一个更微小的淡黄色的圆,从边缘向中心颜色逐渐变淡、发白,还有淡黄的小花芯”,煞是可爱,它的花语是“君若低头,满地繁星”。这花语,让人留恋、深思。《本草纲目》中载,“附地菜微辛、苦、平,无毒”,主治胃痛吐酸、手脚麻木、遗尿等,乡亲们说,吃了它,有病治病、没病防病。
野菜营养丰富,纯天然无公害。解放前、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故乡人吃野菜为填饱肚子,如今城乡人吃野菜为养生、为尝鲜,精选细做的泰山野菜宴,让中外游客大开眼界、大饱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