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刘小东
伴着4月的春风,走进泰山区上高街道岔河村,道路干净整洁,树木碧绿青翠,几栋楼墙上贴着的“四德之星展示榜”“善行义举四德榜”格外醒目。如今,在岔河村,家家户户争当先进,孝老敬亲蔚然成风。
作为远近闻名的“孝贤村”,岔河村的变化离不开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安其鹏的努力。今年58岁的安其鹏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山东农民。自2004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安其鹏作风上的廉洁自律和工作上的认真负责感动了广大岔河村村民。
安其鹏刚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时,赶上村里拆迁征地,没有集体收入,人心散,工作难度大。他从抓班子建设和党员建设干起,动员党员带头搞建设,再带动群众参与其中。“现在村里的绿化树,像是法桐、银杏、女贞、柳树等都是当时党员一起栽植的。”安其鹏说,在一次外出学习时,他看到一处标语“富不是天生的、穷不会生根”,更坚定了带领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近20年来,安其鹏带领村民实施旧村改造,狠抓招商引资,建设老年公寓、文化大院,带领岔河村走上了高速发展的新道路。
出身齐鲁大地、孔孟之乡,敬老爱老的思想深深地刻在安其鹏的骨子里。“百善孝为先,只有孝敬老人,家庭才能和睦。”在岔河村,评选道德模范是十几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安其鹏说,第一次评选时,村里评选出12个“五好家庭”,他自掏腰包为每个家庭发放了500元的奖励。
“五好家庭”“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孝星”“好夫妻”“好邻居”……以“善”和“孝”为核心,在安其鹏的倡导下,村里每年都会根据不同的标准评选先进,一系列评先树优活动成为岔河村村民参与度最高的集体活动之一。谈身边典型、说身边好事,岔河村呈现出一片邻里和睦团结、村民和谐共处的景象。
岔河村地处城乡接合部,外出务工年轻人较多,村里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70余人。解决好老年人养老问题,不仅是每个家庭要考虑的事,更是提升全村凝聚力的必然之举。
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2011年,安其鹏带领村集体投资500余万元,建设了集老年公寓、居家养老、卫生保健、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银铃幸福之家”。“银铃幸福之家”占地面积2.6亩,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公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共建有30个房间、60余张床位。老年公寓每个房间内有线电视、太阳能浴室、空调等一应俱全,并安装呼叫器,24小时专人值班。公寓外还建成了休闲长廊,安装石桌、石凳、健身器械等设施,满足老年人的日常休闲、锻炼需求。
在安其鹏的推动下,今年岔河村新时代新风文化礼堂投入使用。礼堂能同时容纳300人,设有热菜间、冷菜间、包间等区域,为村民提供了节俭办喜事的好去处。
“黄金非贵和为贵,万事皆空善不空。”这是岔河村内石刻上的一句话。如今的岔河村,不但有“好媳妇”“好婆婆”的照片,还有“好邻居”“好家庭”温馨的事迹,处处洋溢着和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