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泰山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物流业大发展加速乡村振兴
助力重点项目快速落地
全力以赴抓产业上项目促发展
增强居民国家安全法治意识
饮水控源抓质量 食安护航促提升
开启基层依法治理新模式
深耕“楼·里”品牌 共建和谐邻里
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
为民服务有温度 基层治理提效能
卫生从脚下起步,文明自你我做起。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4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家楼街道听取民声、汇集民意
深耕“楼·里”品牌 共建和谐邻里

 

本报4月20日讯(通讯员 王栋 张慧敏)“同住一栋楼,邻里胜亲友。”近期,泰山区徐家楼街道通过打造“楼·里”党建品牌,运用“红领益家”运行机制,采取“全周期”工作法,一年365天服务无间歇,广泛听取民声、汇集民意,贯通基层多元治理的“毛细血管”,增强基层治理效能,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构建睦邻友好、服务贴心的治理服务新格局。

“楼·里”汇,凝聚共建共治的治理合力。徐家楼街道各社区党委吹响集结号,召开“小马扎”楼头议事会,根据共建单位职能精准“派单”,实现居民需求和服务资源精准对接,同时明确完成时限、落实责任到人,在各楼栋单元门口公示,让居民定期“验单”。丰富“邻里一家亲”服务模式,召集驻村民警、社区医生、律师、调解员和企业代表,共同为社区提供治安维稳、疫情防控、法律援助和纠纷调解等专项服务,在楼栋外侧、单元门等显眼位置亮身份、亮服务,居民有需求可及时对接,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共融共筑温馨港湾。

“楼·里”助,打通精准服务的治理末梢。徐家楼街道将“楼·里”党建品牌延伸到啤酒厂宿舍,引进“红色物业”服务,通过托清底数、走访摸排、精准“派单”等方式将服务送上门,构建起了解群众需求的“神经末梢”。基于邻里关系,开展各类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发放党员连心卡、入户走访等形式,使社区居民的意见有人听取、困难有人关注、生活有人关心;开展便民行动,从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出发,社区成立了10支为民服务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互助服务、帮困助弱等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辖区实施环境净化、道路硬化、空地绿化、街巷亮化行动,不断美化社区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楼·里”乐,凝练睦邻友好的文化内核。徐家楼街道丰富楼道楼栋文化,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在小区营造起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邻里互助友好氛围。由各社区党委联合“双报到”单位举办“楼·里”党建文化活动周,为居民提供夏日送清凉、关爱老人送健康等服务,让居民充分感受到“楼·里”党建带来的贴心服务。通过深入小区、楼栋走访居民,了解掌握小区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技能专长,组建爱车俱乐部、书画联谊会、广场舞协会等6支活动队伍,定期开展各类文娱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打造党建文化主题公园,让退休党员和小区居民相互学习交流,把文化活动搞起来,让党员教育热起来,将党员群众的思想聚起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