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泰山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物流业大发展加速乡村振兴
助力重点项目快速落地
全力以赴抓产业上项目促发展
增强居民国家安全法治意识
饮水控源抓质量 食安护航促提升
开启基层依法治理新模式
深耕“楼·里”品牌 共建和谐邻里
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
为民服务有温度 基层治理提效能
卫生从脚下起步,文明自你我做起。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3年4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高街道南部现代物流产业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物流业大发展加速乡村振兴

 

本报4月20日讯(通讯员 孙文超)近年来,泰山区上高街道党工委立足区位优势,全面发力、整合资源,在南部农村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区,以物流业大发展加速乡村振兴向纵深推进。

村企合作,物流产业为村级发展强筋壮骨。上高街道上高镇村积极响应街道号召,率先在物流经济上破题发展。2012年,上高镇村借助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的有利契机,紧抓物流经济大发展、市区重点项目速恒物流寻求合作伙伴的机遇,按照“出让一块、租赁一块、自建一块”的原则,抓住机会,果断与速恒物流合作,征用土地120余亩,筹建现代物流园区。根据合同约定,50亩为速恒物流公司所有、70亩为该村所有,但所有的地上附属物由速恒物流统一建设,该村所有70亩土地上的附属物2万平方米无偿归村集体所有,租赁给速恒物流公司使用。速恒物流园于2014年建成使用,村集体每年收取租金70万元,每5年递增35%。随后,毗邻的中上高村借鉴上高镇村的发展模式,引进了嘉和物流园,发展仓储式物流,上高街道南部现代物流产业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盘活资源,物流产业为村级发展注入活力。物流产业园的发展让上高街道南部农村看到了发展的机遇,各村纷纷深挖闲置资源,乘借物流产业大发展的东风,开发本村的物流产业。上高镇村投资1300余万元,自建冷链物流仓储1万余平方米、门头房3000余平方米,年实现收入105万元。中上高村自主建设了3000平方米的仓储式厂房,年可增加收入40万元,同时,策划成立强村公司,主营仓储性物流业。部分村民纷纷建起物流中转站、小型物流公司、物流驿站等,物流产业成为南部乡村发展的支柱产业。

产业集聚,物流产业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依托速恒现代物流园及嘉和物流园资源优势,上高街道以园区化、精细化、链条化为方向,规划拟占地1500—2000亩、总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的泮河大街现代物流产业园区,目前已引进了医疗科技产业园项目,拟引进跨境城市配仓产业园项目,项目的引进将转变传统物流经营理念,提高园区市场竞争力,助推物流园区转型升级。截至目前,物流产业园共有仓库20余个、10余万平方米,冷库2个,运输车辆近千辆,物流可配送到全国各地,年可实现经营性收入7亿元,利税1000余万元,安排就业1000余人,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快速发展。

党建引领,为物流产业健康发展点燃引擎。为促进物流园持续健康发展,上高街道党工委及时跟进党建指导,成立了速恒物流园党委,将党的触角延伸到物流园各个角落,创新推行“线上+线下”党员教育模式,实现党员教育不断线。同时,探索构建“党委领导、组织覆盖、阵地建设、治理赋能”的物流行业党建工作体系,依托现代物流园区,交通运输行业党委与街道党工委同步发力,打造泰山交运党群服务中心和司机之家,打造集政治学习、政务服务、停车休息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阵地,实现了物流服务全覆盖,有力促进了物流行业大发展。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