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加强统筹协调 坚持整体推进
齐心协力反邪教 携手奋进新征程
我市两项养老服务 市级地方标准发布实施
坚守初心 护佑新生
飞絮乱飘惹人恼 “城市园丁”出实招
特色产业齐头并进 乡村振兴春潮涌动
东平县首届集体婚礼 将在大宋不夜城举办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4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徂汶景区化马湾乡遍地开花
特色产业齐头并进 乡村振兴春潮涌动

 

■董会珍介绍自动灌装设备。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隋翔 摄

春回大地,百花齐放。4月,徂汶景区化马湾乡的田间地头,处处是村民俯身劳作的身影。在希望的田野上,化马湾乡特色产业齐头并进,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卷铺展开来。

樱桃树种更新

1200株新树今年收新果

樱桃是化马湾乡南部山区的支柱产业。眼下,化马湾乡的上万亩樱桃花迎春绽放,雪海般的樱桃林与蓝天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唯美的春景图。化马湾乡经管站站长崔庆刚告诉记者,化马湾乡气候适宜、光照充足,为大樱桃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里樱桃种植面积达1.5万亩,其中大樱桃种植面积达1万亩,年产大樱桃约600万公斤。王家庄村产的樱桃尤其受市场欢迎,果实光亮鲜嫩、果大核小、脆甜多汁。

“樱桃树长势虽好,但矛盾点日益突出,树种老化、病虫害增多带来产量下降、口感变差、收益降低等问题。”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理事长张营认为,樱桃树需要更新换代了。但面对种了10余年甚至20余年的树,村民既舍不得砍,又害怕选错树种前功尽弃。

“合作社必须承担起带头重任,帮群众选好品种,建起优质品种试验田。”张营率先下定决心。化马湾乡政府与山东省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积极对接,引进了一批优良樱桃品种,张营在合作社新流转的60亩林地上砍掉老树,栽上了已是3年苗的樱桃新树种。“2021年,合作社新栽种了1200多棵樱桃树,今年开始就能收新果了。”用一年的等待换得未来更好的发展,张营觉得很值。

“品种好了,产量、质量、效益自然就提上去了,我们树好了榜样,就能带动大家完成树种升级、更新换代。”张营说。

立足水源优势

小山村办起桶装水厂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管好村子和当家过日子一样,如果没有产业,就没有经济来源。只有经济好了,乡村才能真正振兴。”化马湾乡洪山村第一书记董会珍经过不断思索,找到了发展产业的答案,“洪山村山好水好,适合发展桶装水产业。”

在化马湾乡政府的支持下,董会珍和洪山村“两委”积极对接市水利局等单位,充分利用第一书记帮扶资金,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建起一座全自动流水线水厂。“我们打了一口220米深的深水井,井水经过过滤净化后灌装,1小时能灌200桶。”洪山村党支部书记邹宗秋说,他计划把水厂将交给合作社经营,预计今年“五一”正式投产,1年能为村集体带来8万元至10万元的收入。

发展四大产业

带动710户村民入社增收

金银花、女儿茶、淀粉地瓜、蜡质玉米、白莲藕、油桃……化马湾乡借助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让党支部从经济发展“后台”走向“前台”,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化马湾乡各村“比学赶超帮”,形成北美冬青、花卉等特色苗木种植,春夏大樱桃、桃等果品种植,富硒地瓜、泰紫薯1号地瓜等粮食作物种植,金银花、菊花等中草药种植四大产业园区,带动710户村民入社,去年年底实现分红约11万元。目前,化马湾乡拥有市级示范社11家、区级示范社18家,31个村集体年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其中20万元以上的有18个,占比为58%。

“每年春节后,一辆辆大巴在乡里穿梭,提着大包小包的村民返城的返城、务工的务工。看着壮劳力们离开家乡,心里不是滋味。”崔庆刚每每想到此景心中不免伤感。但随着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化马湾乡遍地开花、蓬勃发展,他感觉到发生改变的时刻已经不远了。

蓝图已经绘就,产业陆续落地。或许再过几年,会有更多观光大巴驶入化马湾乡,村民不用外出打拼,留在村里也能致富。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徐文莉 孙文志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