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市住房公积金工作实现首季“开门红”
服务重点项目落地见效
确保汛期公路安全畅通
筑牢黄前水库“防护网”
华通福源亮相第七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
提高非煤矿山安全保障能力
靠前服务强化监管 保障景区食品安全
全面创优“阳光交易、规范高效”服务品牌
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4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生态环境局主动服务破解难题
服务重点项目落地见效

 

本报4月10日讯(通讯员 王茜)近期,市生态环境局主动服务破解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及倍量替代指标不足难题,服务重点项目落地见效。2022年,市生态环境局共为337个新建项目办理污染物排放总量确认手续。

提高站位,高标准制定保障措施。该局协助市新型工业化强市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编制《泰安市重点工业项目要素保障实施办法》,成立以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泰安市生态环境局重点工业项目要素保障领导小组,制定泰安市生态环境局2022年度要素保障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措施可行有效。

挖潜扩容,积极谋划减排项目。该局印发实施一系列治污减排方案,综合实施水与大气污染防治工程、重点行业绿色发展、园区限值限量管理等措施,深挖减排潜力,促进“腾笼换鸟”,推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提标改造工作,鼓励企业实施污染减排措施,减低污染物排放,腾出总量替代指标。目前,已争取上级资金8500多万元用于32个项目的工程减排,助力企业开展污染物排放治理。

统筹调蓄,建立可替代总量“指标池”。该局为解决大项目落地区域污染物替代量来源不足的问题,采取统筹制度,按照20%的比例对各县(市、区)的减排削减量统筹,建立可替代总量“指标池”作为总量统筹用于全市重点工业项目使用,支持大项目建设。

先立后破,实行污染物削减量预支政策。该局建立企业负面清单、拟淘汰机制,省、市重点项目优先从拟关停的现有企业、设施或治理项目形成的污染物削减量中预支,污染物减排方案于新项目投产前完成,确保项目建设不受总量指标影响。

今后,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严要求、高标准开展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精准编制工作计划,推进有关企业提标改造工程,实施减排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腾出总量指标,切实为全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贡献环保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