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创新驱动高新产业
激活发展未来潜能
走进新泰市零碳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的山东碳合时代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一件件大如车厢、小如冰柜的机器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是我们生产的光储采暖设备,通过太阳光就能给室内供暖。”山东碳合时代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立说,该设备利用光伏储能可满足40多平方米的房间4至6小时的取暖需求,比普通空调节能60%以上。
近年来,新泰积极布局“新赛道”,加快引进新能源产业,完善本土产业布局,全面激活发展未来潜能。
山东碳合时代则是新泰市依托零碳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标准化厂房招引落地的新项目。记者了解到,新泰市经济开发区2022年投资36亿元,先后建设数字经济、光电科技、国际激光等特色产业园区厂房70万平方米,并全部完成招商。其中,零碳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首期建成6.3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通过采用工业地产特色园区模式建设,招引落地了宁迪新能源动力及储能锂电池、中元泰芯金刚线、碳合时代无电空调、氢澜氢燃料发动机等6个项目。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消纳绿电12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9万吨,年产值超20亿元。“我们零碳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的方方面面都体现了绿色低碳、安全高效发展理念。以电力供应和能源运用为例,产业园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4栋主体厂房屋顶将铺设2万平方米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板,年总发电量约263万千瓦时,能够满足园区部分企业生产及公共照明用电需求,切实践行‘零碳’发展思路。”新泰经济开发区管委主任王业训说。
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筑牢发展要素保障
如果产业是生长的苗木,那么“要素”则是产业脚下的沃土。
土壤肥不肥,关键看政府。近年来,新泰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破解要素“天花板”靶向施策,深化要素集成改革,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水平,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2022年,新泰位居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36位,全市新开工项目190个,75个顺利竣工或试生产,4次获得泰安项目建设“月冠军”。
在推动要素集成方面,新泰市首先成立金融服务、土地规划、法律服务、审批服务、用水保障等“十大专班”,研究解决工业产业项目在要素保障、项目落地、建设投产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企业项目遇到的困难将精准转交给相关要素保障工作专班,相关专班要在10个工作日内拿出要素配置方法。在财力和金融保障方面,新泰市出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政策清单》,推动各类资金整合,集中扶持重点企业发展,今年已整合资金2576.98万元,将用于兑付经济工作会议奖励;同时用好10支“金融管家”,定期摸排企业金融需求,为每家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方案,靠前精准有效服务,先后为50家企业办理融资服务21.6亿元。
在做优服务要素方面,新泰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分阶段施工许可,变“先审批、再施工”为“边施工、边办手续”。同时,建立提级调度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每周一次现场办公,调度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先后解决各类问题40余个,有效助推项目落地。在人才服务方面,新泰市先后搭建创新平台191个,共同开展合作研发200余项,引进人才团队111个,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459人。同时,通过“线上征集需求+线下实地调研+建立技术需求库”方式深入摸排企业技术、人才需求,帮助企业对接高校科研院所资源,目前已征集企业科技、人才等合作需求70余项,对接高校33个,梳理合作项目57个、合作专家60余位。
善作善成,久久为功。今年,新泰市将持续坚定“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不动摇,大力实施“三心”战略,以培育壮大6大主导产业和14条产业链为核心,坚持一切围绕项目突破干、一切围绕人民幸福干、一切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干,奋力在“招大引强、做大培强”上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