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今年前2个月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应急管理 安全生产工作转型升级
“体为媒”品牌赛事体验活动启动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实现“开门红” 为全年经济运行持续稳定向好打下坚实基础
水好鱼跃 激活新型工业化一池春水
市委审计委员会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3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省泰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洪涛:
水好鱼跃 激活新型工业化一池春水

 

□中国税务报记者 郭勇 黄卫华 通讯员 牛振华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秦承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山东省泰安市锚定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目标,登高望远、奋力争先,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泰安实践。

“在泰安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进程中,我们坚持企税互动、放水养鱼,激活了新型工业化的一池春水。”日前,山东省泰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洪涛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这样表示。

放水养鱼,形成税企良性互动

杨洪涛介绍,2022年,泰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增速位居全省第三;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4%,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0%,增速位居全省第一;锂电新材料、智能起重机械、玻璃纤维新材料入选省特色产业集群,入选数量全省第一。

2022年初,泰安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局和发展的高度,提出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立足产业基础优势,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食品、高端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和新能源、医药及医疗器械、出版印刷、纺织服装四大优势产业,以及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13条重点产业链,构建新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决杜绝地方为实现财政增收而‘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政府首先要做的是‘放水养鱼’,为企业创造宽松的环境,涵养税源、稳定税基。”杨洪涛说。2022年,面对土地出让收入低于预期、旅游贡献率大幅下跌、疫情防控支出加大的财政压力,泰安企业享受到的税收优惠额度却创下历史新高。全年合计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88.4亿元、出口免抵退税17.3亿元。

“用政府过紧日子换企业过好日子。而企业日子好了,政府日子自然就好了。”杨洪涛说。根据企业退税资金流向调查,泰安市近半数退税资金被企业用于再投资、购买原材料,为提振市场主体的信心、促进企业生产迭代升级、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注入强大底气。数字便是最好的说明,2022年,泰安实现工业税收101.2亿元,占比进一步提升,全市税收增长动能由房地产业转向工业实体经济,实现了增长动能的历史性转变。

鱼水情深,软环境提升硬实力

“市场经济是‘环境经济’,哪里‘水分、温度、光照’好,哪里就充满活力,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杨洪涛表示,泰安市坚定不移抓紧抓实优化营商环境这个“头号工程”,先后出台《泰安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多项具有泰安特色、含金量高的政策举措,打响“泰好办”服务品牌,打造“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一流营商环境,让“登高望远、选择泰安”成为靓丽的招商名片。

税收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泰安市税务部门按照税务总局部署,

下转02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