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肥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精准规划一张图 用心服务大战略
肥城市动态调整 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
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释放园区动能 村企携手增收
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树立质量安全责任主体意识
促进市场主体诚信经营
集聚发展动能 拼出项目建设“开门红”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3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肥城高新区
释放园区动能 村企携手增收

 

本报3月20日讯(通讯员 张遥遥)肥城高新区锚定强村富民目标,发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优势,依托园区产业,按照“以工带村、以村强产、以产带富、工农互补”的整体思路,因村施策,以“党建+”引领村级发展,走出了一条“党委引领、园区发力、村级增收”的强村富民之路。2022年,该区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13.8%,过50万元、20万元村分别占比51.5%、84.8%,跑出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高水平、新速度。

以党建为引领 激活动能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肥城高新区紧紧围绕“党建+”工作总基调,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聚焦“组织建在产业上、党员聚在产业中、农民富在产业里”的产业发展目标,实行全区统筹、干部共建、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一盘棋”模式。发挥区内企业多、产业富的优势,开展“村村强”工业企业赋能乡村振兴行动,为村集体与企业牵线搭桥,鼓励村党组织创办物业服务公司、领办合作社,探索“党支部+”产业发展新路径。截至目前,建立以党支部书记为法人的物业服务公司、合作社36个,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引领农村各类经济主体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农村转型升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以人才为支撑 培育头雁

激活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

肥城高新区坚持“稳字当头、人才带头”的发展原则,聚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落实,通过外引内培方式,夯实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选优配强人才队伍。实施“能人回请”工程,回引6名在外“能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突出“双好四强”标准,将21名致富带头人充实到党员干部队伍,选派33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开展帮扶工作,不断扩大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骨干队伍。着力提高干部能力。结合加强换届后村级班子能力建设工作,制定村“两委”干部提质强能培训计划,着重开展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课程培训,组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20余场次,推荐11名村干部参加农村大专学历提升工程,乡村干部适应市场、领导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激活激发干事动力。制定《肥城高新区壮大集体经济考核奖励办法》,列支经费50万元对为集体增收作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予以绩效奖励,有效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一池春水”。

以增收为目标 多元发展

打造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围绕肥城市委提出的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十大模式”,肥城高新区开展村集体经济高质量提升工程,区内33个村每村明确1名领导干部、1名机关干部包保,每周1次工作总结、每季度1次问题复盘、每年度1次成绩排名,帮助村级选准增收路径,制定增收措施,破解发展难题。聚焦“规模经营土地”模式,推动“两山一河”整治及贫瘠薄地改造,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7700亩,向土地要效益。重点培植水塔豆腐皮、黑猪肉、酱油醋等村集体特色产业项目,着力推动中小微企业集群化发展,依托工业园区,辐射带动周边村打造“共富圈”,形成王西村“党支部+企业+品牌”的村企合作型、穆庄村“党支部+工业园区”的创办实体型、北仪仙村“党支部+企业+物业公司”的兴办物业型等多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赋予传统产业新内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样本。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