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杨文洁
在北方人餐桌上,粉条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食材,它不仅是一道佳肴,更是很多人眼里的家乡味道。近日,在新泰市西张庄镇中兴官庄村国泰粉条厂内,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选料提粉、配料打芡、机械和面、沸水漏条、冷浴晾条、打捆包装……工人们各司其职,在十几道工序岗位上有条不紊地进行粉条加工制作,打包好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过去我们厂6位师傅不停地忙活,每天产量也就几百斤。通过不断进行机械化升级改造,如今,每天产量近万斤,一年销售额能达到2000多万元,除去各类成本,纯利润能达到300多万元。”新泰市国泰粉条厂总经理陈令刚介绍,粉条在西张庄镇已有数百年的加工制作历史,如今,西张粉条已成功申报非遗,老味道渐渐焕发新活力,逐步走向大舞台。“我们将继续向高端方向发展,近期计划上一套烘干房设备,届时产量就能达到现在的3倍,年生产量达500万公斤,给企业带来更大效益。”陈令刚说。
随着西张庄镇粉条产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返乡就业、创业,中兴官庄村村民邱红亮就是其中的一位。邱红亮说:“之前常年在外务工,自从进厂工作后,一年能领到六七万元工资,比外出打工省心多了。”
据了解,近年来,西张庄镇依托当地2600多亩红薯种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薯粉条加工产业,逐步形成集红薯种植、加工、制粉、销售的全产业链条。截至目前,西张庄镇共有粉条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销售红薯粉条250多万公斤,产值达5000万元,有效带动了群众就业、增收。
■工人对粉条进行晾晒。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陈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