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召开
从自身做起避免踏入消费陷阱
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 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动员大会举行
从点菜开始,拒绝餐饮浪费
泰安市泰山心语·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来讲” 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走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让“自媒体”自律、自爱、自强起来
三级联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面团玩出新花样
声明
梦想从学习开始 事业从实践起步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3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自身做起避免踏入消费陷阱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李娈鸾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刚刚过去,关于消费维权的话题仍持续受到关注。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在这段时间里,尤其能感受到自己作为“上帝”是真的被重视了。尽管如此,升级消费观念、增强防范意识,做一个有头脑、有判断力的消费者,避免走到维权这一步,也是同样重要的。

从政策保障到行业监管,从媒体监督到消费维权,对于消费者来说,保障权益的措施和手段在不断升级,投诉无门、处理不了的情况也在逐渐改善。除了一年一度的“3·15”,还有很多媒体、监管部门提出了“天天3·15”的口号,这更是在持续强化消费者对于自己权益的维护意识,提高消费者的维权能力。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3年“提振消费信心”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报告显示,与过去几年的情况相比,一方面,超过九成的消费者能够识别消费问题,比重有所上升;另一方面,消费者遭遇问题的比例有所降低,表明消费者自主消费意识和问题辨识能力普遍增强。报告还指出,当遭遇消费问题时,消费者会通过多种维权渠道进行维权。

由此可见,如今的消费者早已不是“待宰羔羊”,任凭商家、企业欺骗。但是,还有商家、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搞出各种套路引消费者“入坑”。我们作为消费者,应该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从自身做起避免踏入消费陷阱。

别相信“天上掉馅饼”,不然更容易贪小便宜吃大亏。1块钱虽然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但谁又知道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更大的风险?“9.9元包邮”看起来很优惠,但买到质量堪忧的“三无”商品也是一种浪费。还有盲目相信品牌、主播,跟风“网红”、爆款,消费者最后还是要为自己的冲动和无知买单。

对于媒体和相关部门来说,在“3·15”前后发力,集中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曝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无良商家,有助于提高社会各界对消费问题的重视程度。在平时多注重消费导向宣传,帮助消费者提升理念也同样重要。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受到权益侵害之后再去维权,也只是亡羊补牢,如果自己能把羊看住岂不更好?当然,强化消费者自身保护,作为质量、市场监管部门,打假治劣一刻也不能放松,这是关键之关键。

日报时评版稿件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0-2011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