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王玉 特约记者 纪宗玉 通讯员 董效晏 宋明志 张锦绣
眼下,在肥城市边院镇北部山区特色农业联合党委蓝莓全链条产业圈,一栋栋高标准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棚外寒气逼人,棚内却温暖如春,满眼新绿,一株株齐腰高的蓝莓枝头上,绽放着串串“白玉灯笼”似的小花,走近注目会发现枝头上小小浆果挤成一团。
“现在蓝莓已经开始挂果,为了预防病虫害、提高口感,就要时不时地抖一抖蓝莓枝子,预计4月中下旬就可以采摘了。”肥城市边院镇北部山区特色农业联合党委副书记马传力介绍。曾经的荒山野岭在悄然发生着巨大变化,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
乡村欠缺的不是资源,是一套能盘活资源的体制机制,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如何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加力提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又该如何发力……边院镇党委深思熟虑。
单丝难成线,独木难成林。边院镇辖80个行政村,是肥城市行政村最多的乡镇,村情复杂,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北部山区薄弱村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瓶颈。把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出来,整顿转化好这些村,乡村振兴才能全面开花。
边院镇党委结合各村实际,从产业振兴入手,抓住“联合”这个关键词,通过将土地集中利用、规模化整合,统一流转到联合社,由联合社集中经营,走高端市场,极大提升了对企业和种植大户的吸引力,增强了联合党委与企业的谈判能力。
边院镇通过组建北部山区特色农业联合党委、西部牧场经济联合党委、东部产城融合片区联合党委、星火东向联合党委四大联合党委,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变小村“单打独斗”为集体“攥拳出击”,让“联村共建、联产发展、联心致富、联乡振兴”成为现实,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之前咱这里发展面临党建引领弱、资源要素散、主导产业缺三大难题,自北部山区特色农业联合党委成立以后,引导薄弱村抱团发展,实现帮扶一体化、效益最大化、发展区域化,形成互补共赢的发展局面。”马传力介绍,各成员村以土地、设备等折股计算收益,联合党委确保各成员村收益只高不低,不得低于原股金,形成互补共赢的发展局面。
“成立联合党委后,我们村变化很大,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而且个人通过入股联合社拿分红,腰包也越来越鼓了,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边院镇张山头村村民刘松录说。
北部山区特色农业联合党委立足各村资源禀赋、产业特点,规划了功能性谷物种植、特色干鲜果、文旅综合体三大产业带,指导各村找准路、引好路、走强路。2022年底,20万元以上的村超过半数。
2022年9月,星火东向联合党委成立,坚持“区域整合、要素互通、抱团发展”的发展理念,实施“三级联动、三区共建、三产互融”的发展规划,统筹推进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因地域优势,我们以粮食种植为基础,着力发展高产粮、功能性小麦种植,向科技育种等前端产业延伸。以企业服务为重点,各村投资入股,成立山东兴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接各类建设工程,按股分红。”星火东向联合党委副书记李士凯说。
据了解,山东兴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成立近半年,产值已达1000余万元,且已拥有肥城市首个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先后承建边院镇创业路(东延路段)、仪过路并顺利通车,辐射沿线30余个村,为村民出行安全顺畅带来保障。肥城市作为山东省现代农业强县、乡村振兴示范县,有责任也有基础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开新局。肥城市将坚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生活,打造乡村振兴“肥城模式”。